和上次订婚宴一样,许诗霜和陆星剑亲自去火车站接爸妈大哥大嫂,然后把他们送到招待所。
自上回一别,他们已经许久没见面。
苏娟芳和许国栋看到她都是感慨万千,一番絮叨,暂且不提。
大哥陆俊彦也拉着许诗霜说了不少话。
这一天,陆兴泰也回来了。
亲家见面,格外地热闹。
婚礼前一天,伊晓燕就召人在军区大院门前忙活了。
首先是要大摆宴席。之前儿子第一次和许诗霜结婚时,考虑到风气影响,他们家只浅摆了几桌请一些亲朋好友来吃酒,菜式也都捡简单的,就是怕被人说闲话。
这两年风气渐渐放开,有赵定和苏倩倩那场风光酒席在前,陆家自然也不能落后。
“哎轻点搬这个桌子!”
“你们手脚利索点啊,咱们快点把桌布啥的都铺好……”
伊晓燕在现场指挥,忙得热火朝天。
要想让陆兴泰来帮忙自是不可能。这会陆兴泰刚到。儿子结婚,虽然是和同一个女人二婚,他也得请一些望城本地或附近的同僚。
就比如望城市长,温博雅便收到了请帖。
收到请帖的那一天,陈秘书就见到温市长的表情阴晴不定。
他本以为对方不会去参加,都打算帮对方推拒掉,没想到最后,温博雅还是去了……
并且随了一份远超常人份额的份子钱。
陈秘书跟着去蹭了顿宴席,亲眼目睹,不得不在心中感叹,温市长对陆家这个儿媳,是真爱。
-
这次办婚礼,是伊晓燕从上半年就看好了的“良辰吉日”。
家中房子挺新的,条件也不错,但她还是想法子找人过来粉刷一新,购置了一些崭新的家具和大红色绸缎被褥床上四件套。
总之,能用新的就用新的。
七零年代,结婚各有各的结法。
你说想一切从简的,双方家庭商量好交换彩礼嫁妆,进门的时候对着伟大领袖的红宝书宣誓一番,再办几桌简单的婚宴请亲朋好友们来吃,就算是结成了。
这种乡下清贫困难家庭结婚,需要的不过是一间屋子,一张床、一个脸盆、一个痰盂和一个暖瓶。总价不到15元,收到的彩礼嫁妆也基本是日用品。
也有复杂的。结婚必备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被子,也要绸缎式儿的,瞧着特别有面。
就比如伊晓燕捣鼓准备的这次。
米面油肉都是她提前找关系,换来的,分量特别大。
除此之外,还要找吹笛的,放炮的,大灶上做饭,小灶上炒菜,帮忙跑腿邀请宾客的人……
这几天快把她忙死了。
不过心中也庆幸,这应当是儿子最后一次结婚了,忙点就忙点,给留下一些珍贵的点滴回忆。
幸好这几天国庆大家基本都放假。伊晓燕的同事,陆家亲戚,街坊邻居,有空的都会过来帮把手。
赵定作为伴郎更是忙前忙后。
陆星剑这个新郎,也挽起袖子在后厨帮着洗菜,干活。
许诗霜就什么事都不用干了。她和许乐乐、袁凡旋两人在楼上逗弄团团玩。
袁凡旋特别喜欢团团,抱起来就爱不释手。
“要是我以后能生个这么漂亮可爱的儿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许诗霜道:“生呗,肯定可以的。”
又想起陆星剑说要给她介绍的那个“战友”。对方还没来,估计是要明天婚宴才能来。
便叮嘱袁凡旋明天一定要好好打扮一下,给人家留下好印象。
袁凡旋脸红红的,不好意思。
“我怕抢了你新娘子的风头……”
“哎呀,这有什么。”许诗霜眨了眨眼睛道,“放心好了,你抢不走的,姐天生丽质。”
袁凡旋和许乐乐都被她“自恋”的话语逗得哈哈大笑。
但许诗霜确实说得没错,她很漂亮。
即便素颜,一身军装未曾妆点,也是人群中最美丽的风景。
……
婚礼当天,军区大院热闹非凡。
四处张灯结彩,贴着红双喜字,几乎整个大院里都摆满了桌椅,连落脚的地方都十分拥挤。
这是由于伊晓燕放话出来了,只要是住在军区大院的邻里,今天都可以过来吃席。
附近众人一听,当即倾巢而动,拖家带口,都一定要来吃。
为啥?
因为陆家条件好啊!
只要去了,肯定能吃上肉。
要是普通家庭办婚礼,大家都不稀得去吃。因为这是亏本买卖,你给了一毛两毛的份子钱,桌子上全是烂菜,别说吃肉了,就是肉末星子都很难见着,一出现一桌十几个人去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