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在没完成建造战争实验室前,战争科技只相当于只跟当前世界各国已装备的武器水平,当战争实验室完成建造后,战争实验室便可以将基地的科技跟世界各国同步,世界各国任何已研发的武器,基地都可以直接生产,还可以花钱在他们的设计基础上进行改装,让一件优势明显,缺点同样明显的装备变的缺陷不那么明显,且造价只有各国生产成本的八分之一。
战争实验室完成,就意味着南艾的基地已经完成的爆装备所有准备,后面开始从基地的武器目录挑选战舰组建自己迫切需要的舰队。
此时,世界海军五大强国签订的海军限制条约刚过去八个月,新的战舰目前都还在研发中,南艾以为目前各国的主力战舰的性能都差不多,便打算从各国的海军条约限制下造的条约型战舰中挑选几个,先组成一个过渡型舰队。
结果,他却在小鬼了的军舰目录上看到了战列舰历史上最大的大和级超级战列舰。
大和级战列舰:
舰长:263米
舰宽:38.9米
吃水:10.86米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2810吨
动力:12台重油专烧锅炉,4台蒸汽轮机
功率:15万马力
航速:27节
载油:6400吨
续航力:7200海里/16节
主装甲带:410毫米、中甲板:200毫米
装甲总重:22895吨
主炮:3x三联装460毫米主炮
副炮:2x三联装155毫米副炮、12x双联装127毫米高射炮、45x三联装25毫米机关炮、21x单装25毫米机关炮、2x双联装13.2毫米机枪
舰载机:7架水上侦察机
舰员编制:2415人
既然现在大和级战列舰允许建造,就是说明,小鬼子在海军限制条约还没有结束时就开始阴险的密密研究标大和级超级战列舰了,现在别人的标准四万吨排水量的战列舰还没有研发出来时,标排6万4000吨的大和级都已经开始建造了。
不过,这倒便宜了南艾,直接造了一艘大和级战列舰作为这支未来舰队的旗舰。
造船厂生产战舰的规则是,每个造船厂每小时完可完成舰船20吨的标准排水量,一天就是480吨。若是完成标准排水量64000吨的大和级战舰,需要133天。
只是,大和级超级战列舰的造价高达1.4亿美元,基地八分之一的生产价为1750万美元,分到133天里,每天折合13.1万。
而现在,基地的500辆采矿车每天只能为基地带来12万的收入,虽然加上这一个多月存下来的400多万资金,足够建造这艘大和级战列舰。
但是,这支舰队总不能只有这一条船,万一被潜艇偷袭,沉艘船事小,自己的小命玩完事就大条了。
在1号造船厂在建大和级战列舰的同时,其他造船厂也在尽可能多建造其他战舰。
当他选中两艘 长门级战列舰、2艘翔鹤级航空母舰,5艘高雄级重巡洋,在其他9座造船厂同时开工时,每天的资金消耗达到47万,赤字高达35万。
存下来的400万资金仅仅够顶11天,所以,必须要在11天内解决基地的消耗赤字。
受冰层的制约,当前的矿场顶容纳500辆采矿车后就就到了极限,再多投入更多的采矿车不但无法增加收入,还会造成拥堵从而降低收入。
若要增加收入就得开辟新的矿场。
.南艾让断欲调出基扫描出来的方圆200公里内的资源地图,发现矿藏丰富的矿场全在五十公外的冰层下面,相对于开凿一条隧道连接五十公里外的新矿场,反倒是开采海底油田更便捷一些。
南艾将现有五百辆采矿车拉上石块从冻住的海面开到海底油田所在的位置,在炸开冰层后,将采矿车拉着的石块投入海中,仅花上两天时间就能在深度不足50米的海里堆出一个足够基地车展开的人造陆地。
然后生产一辆基地车在人造陆地展开,利用基地展开后解锁的建筑区域建造采油井。
每个油井造价50万点资金,但是,油井在完成建造后每天可以带来十万点资金的收入。
南艾一连修建了9个油井,加上500辆采矿车采矿带来的收入,基地每天的收入达到102万。
这不仅满足了造船厂的消耗,还有足够的钱来生产舰队所需的士兵以及各种弹药物资。
高雄级重巡洋舰排水量标准13400吨,启动建造的第28天五艘高雄级重巡洋舰便成功下水。
高雄级重巡洋舰:
舰长:203.76米
舰宽:19米
吃水:6.11米
排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