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莫卧(3 / 4)

并且提供大量的日用品与莫卧儿王朝贸易,采购大量的粮食、棉花、矿石、宝石等印度特色产品,销售大量的棉布、服装、生活用品、罐头食品、奢侈品,并且贸易额巨大,逐年增长。华夏从莫卧儿王朝和孟加拉采购的粮食占华夏粮食进口的一半以上,西亚、北非根据地的军工复合体需要的铁矿石基本上全部都是从莫卧儿王朝采购,然后从海上运往吉布基地和苏伊士分割区、河口沙漠基地,冶炼成钢铁和合金后再生产武器弹药,西亚、北非战区的军需补给因此也是非常充足!

鉴于莫卧儿王朝事实上已经分裂成了三国,而且宗教信仰也事实上分立,德里三王子一方信仰的是印度教,大王子一方信仰的是锡克教,二王子一方信仰的是佛教,并且都被奉为国教,莫卧儿王朝想统一已经没有了民意、信仰、民族的基础,华夏也非常乐意见到这种局面出现,并且与三国都建立了外交、贸易关系,划定了边境线。只要这三国鼎立的局面不破,华夏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孟加拉王朝是华夏从缅甸驱离的孟族和几十个部族共同建立的小国,与德里一方接壤,双方在边境线上也是时有摩擦发生,边境纠纷不断,但是孟加拉与华夏的边境线却非常平静,孟加拉连驻军都不派,因为孟加拉知道如果华夏想攻占孟加拉,只需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会有任何抵抗,他们非常清楚人民军的强悍战力是无法阻挡的,而华夏也对孟加拉的领土兴趣缺缺,所以干脆就不驻军,而是把主要兵力部署在西面德里印度的一线。

而孟加拉与华夏的贸易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了,孟加拉的日用品市场已经被华夏全部占领,粮食一半以上都出口到华夏,矿产开发也都是华夏的商行在负责进行,矿业税收也是两国平分,孟加拉军队的武器全部采购自华夏的仰光特区军工复合体,所以孟加拉事实上成为了华夏的一个附庸国家,沿海港口全部都对华夏人民军海军开放,因为孟加拉没有海军,海上的防御是由华夏海军来实施,海军驻训军费由孟加拉承担一大半,华夏承担一小半,而孟加拉自从缅甸迁移过来后就认华夏为宗主国,所以华夏对孟加拉这块夹在印度之间的缓冲地也是没有任何想法,除了粮食、矿产贸易,孟加拉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资源吸引华夏,而且孟加拉对华夏根本就不设防,让华夏对这一地区的战略安全非常放心,就孟加拉区区不到十万军队,人民军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连对手都算不上!

华夏目前的发展重点在坦布根据地、马耳他岛、西亚和北非的根据地,而欧洲战略才刚刚开始,驻军西班牙、荷兰、帝国让华夏海军在地中海、大西洋西岸有了稳固的前进基地,兵力投送经过苏伊士特区北部港口可以快速投往欧洲西北任何一个地点,也可以从地中海沿岸进攻南欧、东南欧任何一个对手,教皇国也处于人民军的兵锋之下。

华夏在欧洲的战略已经非常明确,平衡各国实力,尽可能不让一家独大,利用英国牵制法国、德国、西班牙,利用德国牵制法国、奥地利、瑞典、波兰,利用西班牙牵制法国、教皇国、英国,利用后金牵制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然后大肆进行军火交易,支持各国在欧洲以及非洲殖民地、南美洲殖民地进行争夺,而华夏需要几年的时间消化吸收目前的根据地,并且建立稳固的防御,加强基地建设尤其是汉堡基地、荷兰鹿特丹基地、马耳他岛基地、苏伊士分割区北岸基地的建设,整编训练新的陆战师、山地师、混成师、骑兵师进驻以上各基地,加强对德国新军的整合。

而德国新军在腓特烈皇帝的带领下对鲁尔、莱茵地区的进攻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法国驻军被消灭了五万多人,剩下的四万多人退入法国境内,法国遭遇重大失败!

而英国查理一世也趁机在加来地区增兵,一举打破了法军的封锁,向西南方向推进了近百里,法国被英国、德国两面夹击,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法王路易紧急派遣使者至鹿特丹人民军基地请求华夏出面调停,华夏也非常痛快的答应了法国的请求,派使者至德国、加来地区进行斡旋,1648年十月十五日,在华夏的调停下,英国、德国停止了进攻,并且在鹿特丹签订了三方停战协议。

协议规定英国、德国目前占领的法国领土归两国所有,法国赔偿两国战争赔款各五百万法郎,英国、德国停止对法国的进一步进攻!而华夏作为调停国获得了在三方战线驻军监督停战的权利,华夏人民军第一次成建制的进入了欧洲大陆!

目前的华夏已经在世界上占据了主要话语权,坦布一战震惊了世界,欧洲各国都认识到了华夏的实力,并且充满了敬畏,华夏在欧洲各国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华夏商行在欧洲各主要城市都开始了商业布局,尤其是华记商行布局遍布欧洲各国,柏林、巴黎、罗马、维也纳、布达佩斯、基辅、彼得堡、莫斯科,华记从东到西横穿了欧洲大陆,从海上一直通往黑海特区,海路、陆路联系被打通!

欧洲大陆暂时归于平静,但是非洲殖民地的争夺持续扩大,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全部参与进来,在非洲广袤的大陆上进行激烈的争夺,兵力规模从几百人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