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回到养心殿便在藤椅上躺了下来,闭目养神。玉珠嫣然而至,站他身后,为其按摩头部。
“皇上,有心事。”看得出来,刘显一脸愁色。
“唉……”刘显重重叹息。
“臣妾小时候听姥姥说,将心事说出来会舒服不少。皇上若信得过臣妾,臣妾愿意倾听。”
“朕当然相信你。”
“谢皇上。”
“说心里话,朕实在不知道该相信谁的话。”
“啊?”
“朕不是说你,朕说的是那些朝臣……”
刘显将刚才早朝上的争论说了出来,随后有所感慨,“你说的不错,把心事说出来果然舒服不少。”
看到刘显露出笑容,玉珠也跟着笑了。但她的笑并非出自真心,因为她心里盘算着另一件事——
卫玲珑之所以可以威胁她,是因为她曾是刘长风的人。如今她是皇妃,自然想要和刘长风切断一切关系。为皇上出谋划策对付刘长风或许是不错的主意。
“皇上,嫔妾愚见,认为太傅说得不错。”
“哦,你相信太傅?”
刘显其实并不愿意相信安泰的话,准确来说是不敢相信。因为相信了,就意味着大梁陷入了危机,他要面对天大的困难,要承担起一国之君的责任,而这些,恰恰是他不愿意的。
玉珠好不容易成了皇妃,自然要帮助刘显维护大梁的安定。她也知道刘显懦弱,所以需要让刘显正视眼前的处境,如此才能保住国家。
“皇上,信丁尚书,若他所言为虚,则是将大梁推入深渊;信太傅,若他所言不实,亦能提高戒备,保卫国家。两者考虑,嫔妾愿意相信太傅。”
“没想到你心思如此缜密。”刘显睁开了眼睛,他已作出了决定,“来人,传太傅。”
通传太监来到了南书房,宣了圣意。安泰放下手中的文书,跟随太监前往养心殿。
明显道心里惴惴不安,放下手中的笔后,也起身走出了南书房。
余下三位大学士小声议论起来,脸上均有担忧之色。
“皇上宣了太傅大人,看来是相信了太傅今日朝堂所奏陈之事。”
“这一应往来奏折文书都要经过内阁,若真有人私下扣留文书,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你别看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唉,做事吧,切勿多言。”
三人散了开去,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安泰来到养心殿,皇上面前行礼参见。
“太傅免礼。”
“谢皇上。”
刘显脸上有忧虑之色,再次问起早朝所奏之事究竟有几分属实。
安泰不敢欺瞒,说道:“臣之所言,八分属实。”
“那太傅就是有夸大其词之举了?”
“微臣惶恐,只为引起皇上重视。”
“事关大梁安危,朕又说不重视吗?”
“微臣知罪,请皇上责罚。”
刘显不耐烦地叹了口气,“算了,说一说你的对策吧。”
“微臣领旨。皇上,如今反贼联合北辽,南方赵荣趁火打劫,朝廷兵马若要首尾兼顾,实为疲于奔命。微臣以为,当是请魏国出兵相助的时候了。”
刘显眉头一皱,“请魏国出兵,朕也想呀,但魏人定会以此为条件,狮子大开口。”
“皇上,魏帝识公主为掌上明珠,只需让宣贵妃求其父皇出兵,我想魏帝隔岸观火的。如果这样还不行,微臣还有一计,只不过有点冒险。”
“什么计策呀?”
“皇上御驾亲征,令宣贵妃作伴。魏帝看着自己女儿面临危险,难道还能袖手旁观不成?”
一听“御驾亲征”刘显便来气,但想想安泰也是为了大梁,也就忍了下来。
“朕已令宣贵妃修书一封送往魏国,内容也有出兵相助之意,我想魏国该有所动静了。”
“皇上,眼下局势魏国出兵刻不容缓,仅凭一封家书恐怕难以打动魏帝……”
“朕明白了,一会儿就去见宣贵妃。”
“皇上圣明。”
“退下吧。”
安泰还没告退,心里盘算着是否要提有人扣留奏折一事。最后看到刘显已不耐烦,他便决定先不说。
“微臣告退。”
送走安泰后,刘显进入里间将情况告诉玉珠。
玉珠是知道卫玲珑和安泰的关系的,因此怀疑卫玲珑是想借此机会取得皇上的宠信。虽说她不愿卫玲珑再得宠,但眼下不妨先向卫玲珑是好,所以也就没有说出反对的话。
得到了玉珠的肯定之后,刘显信心满满,于是令人备驾,前往永春宫。
“皇上驾到——”
听到太监的高声通报,卫玲珑就知道安泰已经有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