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款,也无盖章。”
“谁的。”宋忠提起精神,低声问道。
“胡惟庸。”
宋忠点一点头,却还是不解,“那与佟维何干。”
高翰笑了,平复一下心情,接着说道,“宋大人,您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那三个审问下官的,随意哪个,弹劾的折子递上去...”
突然的,高翰把嘴凑到宋忠面前,“宋忠,您想想,在陛下面前,再提胡惟庸。这个佟维,怕是活不过明天。陛下可一向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更何况,为了吴王,陛下也不可能留着胡惟庸余党的。”
宋忠眯起眼睛,“你这是捏造...”
“这哪是捏造呢,佟维本就与鼎轩阁脱不了干系。陛下指派吴王主审,正与当年太子主审胡惟庸案相当。这个时候,正是要吴王从速审出东西来。若要证据,胡惟庸的这幅字,就是铁证啊。”
宋忠不说话了,心里头仔细琢磨着高翰说的话。
当年,胡惟庸每日审阅从各省送来的折子。这些折子,又会汇总到朱元璋那儿。因此,对于胡惟庸的笔迹,朱元璋是再熟悉不过了。
只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就怕整个文官集团,都得沦为刀下鬼。
而这,恐怕又是朱允熥所不愿意的。
“吃完了,那儿有身干净的衣裳,换了去。别蓬头垢面的,就到吴王面前。”
宋忠也不愿再去想那么多,拍了拍肩膀站起来,走到门口去等着高翰。路过一处时,宋忠朝里看了一眼,戏谑的笑道。
“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