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诗会?”
良寿殿中,柳明悟坐在王太后身旁,重复了一句。
“是啊,正巧大选将近,也好借机瞧瞧京中的才女,若皇帝喜欢直接诏令入宫便是。”
王太后说得冠冕堂皇,看不出半点私心。
“娘娘既然都这样说了,臣妾肯定尽心去办。”柳明悟借着饮茶的功夫掩盖住嘴边冷笑,对她的计谋心知肚明。
等回了青竹园后,柳明悟坐在紫檀木雕卷草纹方案边练字,与瑜花说道:“看来咱们的布局,还是有疏漏啊。”
“是奴婢的错,竟然没注意到太后那边已经召了阮氏女进京。”
“意料之中。太后进宫都多少年了,她王氏又树大根深,光凭你手里的人怎么可能处处查到她。”
柳明悟年少跟从武宁郡主习字,而武宁郡主又是和太宗学的字,故而柳明悟也一脉相承,所写的字可谓铁划银钩,锋芒毕露。
如今这字间,更是染上了几抹杀气。
“所以若是咱们想动太后,就要先从王家入手。至于什么阮氏女,都是次要。”柳明悟想好了方法,只是最近事多,一直没来得及安排。
她递给瑜花一封信:“把这个交给本宫的三堂兄,让他去关注王都尉。”
这位三堂兄便是现任大理寺少卿的柳克俭,他刚正不阿,与另一位少卿韩素可谓知音密友。而王都尉则是驸马都尉王启,乃王太后的侄子、兰陵长公主的夫婿。
若她没记错,这个王启曾插手贪污赈灾银两一事,又与蜀王妃家的人结交、买官卖官,还在祖地纵容族人为非作歹。
关于王启做的事,王太后都知道,可是在世家大族眼里,这都算不了什么。
五日后,锦园。
这锦园乃先帝初年修建,其中遍种珍树宝花、奇卉异草,还引了温泉池水,暖如春日,正适合办诗会。
“参见太后娘娘。”
柳明悟领着众人见过前来的王太后。
“今日说是诗会,但其实也是我人老了,想把大家召在一起、热闹热闹,你们切莫拘束。”
王太后身着莲青绣万寿纹宫装,外配湖绿缕金披帛,显得素雅和善。
“皇嫂心善,正好我呀也是闲不住,这就眼巴巴地来了。”立在她身旁的永寿大长公主朗声一笑,应和道。
“你的性子我明白,今日可要尽兴而归。”
王太后亲昵地握住她,好似关系紧密。
其实两人在先帝时没少明争暗斗,但如今各有所求,不得不各退一步。
“行了,你们先散了,各自去玩吧。”王太后对众人道。
柳明悟便也轻轻福身,带着张锦和柳静悟去了亭子中温酒赏景。
“姐姐,今日真就是普通的诗会吗?”柳静悟凑在她耳边小声问。
“是不是,也没那么重要。”
她慢慢饮上一盏浮玉春酒,别有深意。
而张锦早察觉出不对,拉住柳静悟:“待会你可别乱跑。”
“我怎么就乱跑了,我乖得很。”
柳静悟噘着嘴,十分心虚。
“阿锦说得对,你一会可别乱动。”柳明悟捏了一下宛如河豚的幼妹。
就静儿这种性子,怕是会直接和阮重月打起来。
“给皇后娘娘请安。”
一个身穿大红罗袍、头戴金冠的女子站在亭外,眉宇间有些桀骜。
“是虞郡主啊。”
柳明悟端详她几眼,才想起来这是谁。
此乃永寿大长公主的女儿,之前被她赐婚给了容妃的侄子柏辉宗。
“难为皇后娘娘还记得臣女。”
虞郡主有些阴阳怪气又有些讨好,姿态怪异的坐在柳明悟身边。
“郡主有何事吗?”
柳明悟见她这般,有些好奇。
前世虞郡主荒唐了一辈子,在其母死后才移居边关、稍有收敛,她除了在虞郡主幼时见过对方几面外,相交不多。
“皇后娘娘为什么要把我赐婚给柏辉宗啊。”不知为何,虞郡主在柳明悟身边没什么猖狂劲,反而带些委屈和天真。
“喂,我姐姐赐婚还需要理由吗,郡主可得有些规矩。”
柳静悟瞪着虞郡主。
小时候她和虞郡主打过好几架,若非后来去了边关生活,她肯定不会放过这个人。
“我在和皇后娘娘说话呢。”
虞郡主不甘示弱地瞪回去。
眼见两人将要吵起来,忽听亭外丝竹声起,是王太后处命人开始作诗了。
“哎,那不是什么阮重月吗?”虞郡主惊呼一声。
“你知道她?”
柳明悟有些诧异。
“柏辉宗不知从哪听说了这个颍川才女,找人求来了画像,又去找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