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克钦和文蚌的攻略计划,陈沉实际上已经是筹备良久了。
这并不是什么心血来潮的报复,也不是单纯地“为人办事”,而是在经过谨慎考虑后,做出的一项战略性的决策。
东风兵团想要在蒲北立足,就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安定的外部环境。
而这种安定的外部环境,当然指的不是“蒲北全部统一”,而是“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的丰富竞争环境”。
一句话,这里可以有军阀,可以有割据,可以打生打死,甚至可以占地为王。
但是,不能有任何一个势力,是试图阻挡发展的“大势”、试图对抗宏观战略的。
而很显然,在这里的诸多军阀和民族地方武装势力中,只有克钦,是具备对抗大势的条件,同时又有对抗大势的动机的。
所以,陈沉必须把它处理掉。
就算不是像干掉召嘉良一样直接把他们打没,也要拔除掉内部的钉子,消解掉克钦内部大部分的亲美势力。
具体的行动策略其实非常简单,总共分成3个部分。
因为一旦这种最新的实验型号坦克出现在蒲北,很多东西就都说不清楚了。
实际上,那是一套针对老式vt-1a坦克的过渡扩展模块,属于vt-2前置方案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这是一次战场测试的副产品,目的就是为了给后续外贸型号坦克提供数据。
他知道彭旭成口中的数字化升级方案是什么。
坐在陈沉自己的办公室里,彭旭成开口说道:
“目前我们手里总共有8辆装甲车,其中6辆已经到货,2辆预计下周到货。”
不管怎么样,陈沉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你见过的有两辆vt-1a坦克,两辆63a坦克,全部都是从坦桑来的外贸款,各方面都非常干净。”
同时,因为前期几场大战,果敢、佤邦、南北掸邦基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同盟,从大其力到八莫的北上线路畅通无阻,东风兵团获得了广阔的战略纵深,也获得了相对安全的补给线。
这一部分必然会涉及到文蚌、涉及到cia,也是对他们的直接打击最大的一个部分。
送走胡狼之后,陈沉马不停蹄地召集了东风集团、联军的核心成员开会,了解了当前的情况,通报了下一阶段的计划。
不过,确实有这个趋势,不是吗?
想到这里,陈沉开口说道:
“没问题,我们也用不上这东西。”
印尼之行结束,东风兵团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支持,后续无论是装备资源还是政治资源,获取起来都容易很多。
很显然,在当前环境下,条件是完全成熟的。
陈沉毫不避讳地向胡狼透露了这个消息。
这玩意儿的特征非常明显,包括火控雷达、新型光电瞄具、甚至还有一部分高端型号搭载了车长全向观察塔,跟土鳖的vt-1a有本质区别。
这是对他最后的考验。
“大一统”?
不,现在提这种词还是太早了。
“反应装甲呢?有几套?”
“目前有8套fy-4反应装甲,抗穿等效180mm,在蒲北应该是足够用了。”
那确实是足够用了。
一场会议结束,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
对此,本来就是军人的何布帕和何邦雄尤为兴奋,而除了他们之外,其他人的眼睛里也闪烁着些期待。
他们知道,有些事情哪怕长期看对自己不利,但只要短期能过得去,那就得过且过好了
因此,克钦攻略的所有动员碎片都已经集齐,针对他们的行动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所以陈沉一直没有动手,而是等到后两个部分的条件成熟了,再做出开战的决定。
“随坦克配备的各种武器、弹药也已经到货,后续如果不够,还可以继续要货。”
这样的火力,打一个克钦还打不下来吗?
除非缅军亲自下场。
可惜,缅军连续受挫之后,他们也已经学乖了。
而也正是因为“特征明显”,陈沉才没办法去用它。
听到彭旭成的话,陈沉微微点头,表示赞赏。
“同时,坦桑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数字化升级方案,但这玩意儿说实话,我们应该是不敢要的,所以我就没谈。”
而彭旭成和徐友则是单独找到了陈沉,向他汇报目前东风兵团的装备准备情况。
现在的东风兵团,手里握着的是几千个身穿防弹衣的“外包武力”,自己的核心力量还拥有坦克、重炮、火箭弹和直升机。
不得不说,彭旭成的政治嗅觉还是相当敏锐的。
这三个部分都是需要一定的前期准备的,其中
如果胡狼能在这次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