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气中已入秋的九月依然燥热。
讲台上的数学老师陈老先生说话更是慢悠悠,无精打采的气氛传给了全班。
整个班级上空仿佛弥散着静谧般的不祥气息。
能有一半的人在听课就不错了。
王槐安稍微走了走神。
陈老先生今年五十九了,酷爱条纹衬衫配长裤,人有些微胖,面容没有过分显老,严肃正经的国字脸,其上的一双眼睛没什么精神,头发很乌黑,就是不算多,发型已经成为了地中海。叫他老先生主要是他说话做事都慢吞吞,很有七老八十的精神面貌。
作为一半在听课的成员之一,不得不说这位老陈讲课虽然慢是慢了点,但他的讲课思路清晰,题目解析鞭辟入里。不听他的课可是学习数学的一大损失。
至于为什么不听他的课,估计来这所学校上学的人,真的是如原书所说,不是有钱人就是奋斗批。
依她入学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来看,整个班百分之九十都是富家子弟。
听课是形式。
家里真正看重的肯定是在各方面都要领先,如果班里的某些人告诉她:“我其实已经学完高中知识了。”她绝对毫不意外。
这波人他们也大概率是要出国留学的。
至于那些只想享受人生的二代三代,学习?那是不可能的,他们一半都是翘课出行,虽然学校会通知家长,但如果家长都放任不管,那学校自然也就随他们去了。
所幸他们班级这样的还算少数,不想学的人依旧乖乖听课,只是课上干的什么……
他们表示:只要我不影响其他人,爱干啥干啥。
其中自然是以她的同桌为例。
刘一帆同学面对小道消息毫不犹豫,面对学习知识急流勇退。
就这,还时不时担心一下自己下次月考会不会还留在一班。
她对此只能说概率很小。
说来这位同桌相当热情,每天像是有无穷的力量,一会儿哗啦啦领着一大帮子人打篮球,一会儿又是一大堆人刷刷的过来直呼一声:帆哥走。
他也总是风风火火的大喊:“同桌借过!”
一次两次就算了,但这位兄弟对出走的热情非常高涨,出去玩就算了,介于他的位置靠墙,每次出去还得呼她一呼。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他俩直接进行了一个位置大互换。
于是后排靠窗的绝佳位置成功属于她了。
众所周知,此位置乃整个班级黄金宝座。上可以纵观全班观察动向,下可以欣赏风景放松心情。
绝妙!王槐安转了转笔,跟着老师进度翻了一页书。
分出神听着陈老先生会不会说些解题新点子,边看向了李瑶星。
体验学生生活的同时她也没忘了主要任务。
剧情还没开始之前,自然要和李瑶星打好关系。
首先要会观察。
斜后方的位置比正后方看见的东西还要多。
李瑶星喜欢用手支着脑袋听课,遇到想不通的就把笔停下来的同时左手拎起离得近的头发开始绕。
她很爱听别人说话不发表自己的看法,赞同就点点头,不赞同就轻嗤一声,她这个轻嗤脸上又不过多显露表情,这一声也能当成她笑了一下,这就让人摸不准她是什么态度。
还有一些小事,比如惯常只用两根笔,从不多备。用的草稿纸都是从下往上写。偶尔还会用左手写写字。书全都往靠近同桌的方位放。以及上课从不听课。
头发总是扎个小辫,鞋永远是白色系。校服从来不好好穿。
咳咳,她观察的是有点细致。
知道这些好像确实没什么用,但至少系统催她的时候可以表现出她很努力的态度。
说起来这个,不知道别的系统什么样,她这个系统总是掉线,喊它是喊不出来的。只有等它主动冒泡,问它又只回答:不方便告知,冒了泡只说些催促的话。
她对这东西的话已经左耳进右耳出了。
想东想西的时间,陈老师像是预料到什么,正好卡在一个知识点讲完时停下了讲课,拿起水杯喝了一口,过了几秒,下课铃果然如期而至。
不等他慢悠悠喊完下课,同学们已经激动的冲出了座位,陈老师摇摇头也没多说,又慢悠悠的收拾开东西。
王槐安收回视线,正要起身,却看见前桌期待的眼神,目不转睛的盯着她。
于是她疑惑的问了句:“怎么了?”
何可激动:“一起去吃饭呀!”
说话时拽着李瑶星的手腕,来回指了指:“你!我!她!咱仨!”
妙啊妙啊何可同学,感谢你送来的助攻啊。
王槐安没多犹豫点了点头:“行啊。”
“好耶!走走走我们出去吃!”何可拥着她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