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灵帝病入膏肓,眼看就要不行了,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眼睛都盯在皇宫,生怕漏过一丝风吹草动。满含的热泪都是欲望。
嘉德殿内,灵帝生母董太后眼中没有了皇帝,只有那个日日牵着她的手与她叫母亲的少年。她亲手喂了灵帝喝药,服药后的灵帝精神渐好。蹇硕提醒太后立太子之事,太后也只能不顾灵帝病情与灵帝商议。刘协是太后亲手养大,自是偏向于刘协,太后又因刘辩生母何皇后毒杀刘协生母王美人而对刘辩也有些微词。灵帝也不想立刘辩后外戚专权再一次上演,加上对王美人的愧疚之心,也欲立刘协为太子。
蹇硕跪在地:如果要立刘协为太子,必先诛杀何进,以免何进撺掇兄弟骨肉相残。
董太后自然没有这样的魄力,她看向了病榻上半坐的皇帝,皇帝好像似乎大概点了点头。蹇硕立即命人传召何进入宫。
此时的何进也像热锅上的蚂蚁。刘辩年幼,灵帝翘辫子他何进何太后可以独揽大权,但还有个刘协,千万不能让刘协当了太子,何太后和刘协可是有杀母之仇。宫内传旨让他觐见,何进心狂跳,胡思乱想之下脚步零乱,立刻进宫。刚走到宫门附近,旁边闪出一人,乃是何进故交蹇硕部下司马潘隐。
潘隐对何进说:“不可入宫,听说是陛下想立刘协为太子,蹇硕进谏说欲立刘协,先杀您。现在蹇硕已在宫中布下杀手。”
何进大惊失色,机会没等到,等来了杀身之祸。急忙返回家中,召集亲近部下,商议对策,他想杀掉蹇硕等宦官。从济南相辞官归家的曹操,买了个典军校尉的差事,正在何进帐下听用。听到这个消息曹操站出来说:宦官起势时间很久,势力在朝廷蔓延极广,不可能尽数杀了,倘若万一泄露消息,必定有灭族之祸,请将军三思。何进自然知道曹操所言非虚,但此时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斥责曹操说:你知道个屁!曹操闻言并不以为意。
众人正商议时,潘隐从宫中到来,说:灵帝已经驾崩。现在蹇硕与十常侍商议,秘不发丧,伪造圣旨宣何国舅入宫,欲杀了何国舅,册立皇子刘协为新帝。”话未说完,皇宫传来旨意,宣何进即刻进宫,以定立太子大事。
传旨之人走后,何进返回。
曹操又说:现如今最好的办法,是先正君位,册立新君,然后再诛杀宦官。
何进说:“谁敢和我一块正君诛杀阉宦?”
皇位更迭,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自不缺搏命之人。
汝南袁氏袁逢之子袁绍挺身出,三十八岁的他现任中军校尉:袁绍愿领精兵五千,夺关入宫,册立新君,尽诛阉宦,扫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进大喜,点齐五千御林军,袁绍全身披甲趁夜色领军冲入宫中,遇抵抗侍卫尽杀,蹇硕与十常侍有心抵抗,怎奈准备不足,只能眼睁睁看袁绍所带御林军控制整个皇宫。次日天明,何进领何顒、荀攸、郑泰等大臣三十余员入宫,以太子刘辩名义昭告天下灵帝驾崩,在汉灵帝灵柩前,扶立太子刘辩继皇帝位。
至此皇位更替尘埃落下,刘辩与何进成为最大赢家。百官参拜完毕,袁绍入后宫捉拿蹇硕。硕慌忙逃入御花园,在花阴下被中常侍郭胜杀死。蹇硕所领禁军,都归降了袁绍。
袁绍对何进说:这些宦官结党作乱。今天可趁势全都杀了。
张让等十常侍知道今天此事不容易善了,早就跑到后宫何太后处讨饶:当初设计谋陷害大将军的只有赛硕一人,臣等并不知情。现在大将军听袁绍的话,要把我等都杀了,请娘娘开恩!
何太后说:“你等不用担心忧虑,我会保你等之命,以后需尽力辅佐新皇。
张让等惶惶谢恩。
何太后传旨让何进觐见,屏退左右对何进说:我们出身青萍之末,如果不是张让等人,岂能走到今天?现在蹇硕既然已经被诛杀,你何必听信他人之言要尽数杀了他们?
何进虽然位居大将军,但本是个屠夫,实在是目光短浅之人,有此地位全靠何太后与刘辩。太后既然发话没有不从的道理,于是出来对众人说:蹇硕设计害我,可以诛灭九族,其余的十常侍就不必追究了。
袁绍大吃一惊说:若不斩草除根,必留祸患。
何进说:我意已决,你不必多言。众人只好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