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薛家母女自打进了荣国府后,没少花钱上下打点,薛宝钗更是花了三五百两打点下人,她估摸着过几日荣国府就会传扬她的美名。为此她让莺儿没事的时候就去别的地方打听打听。
可过了几日荣国府根本没有下人讨论几个姑娘的话,薛宝钗诧异道,“怎么会?难不成是其他姑娘出手更大方?”
莺儿摇摇头,“我倒觉得可能是荣国府的人不愿意说主子们的是非。”
宝钗哪里见过有规矩的人家是什么样的,之前压根没想到这一茬,如今看来,她小看了荣国府,果然公爵之家,还是不一样的。
也不知道同样借居此的林姑娘会不会也像她这般不适。她正好可以去看看她,也好让人觉得自己善解人意。
宝钗沉思过后,带着莺儿去了黛玉的屋子,不曾想黛玉根本不在,看家的嬷嬷说林姑娘去上学了。
宝钗又问了林姑娘在哪里上学,才知道贾母给几个姑娘请了宫里的嬷嬷授课,顿时起了心思。
而另一边的薛姨妈听说后想起了要进宫选伴读的事儿,若是能有宫里的嬷嬷专门教导宝钗,还怕选不上吗?
薛姨妈找到了王夫人,王夫人自然是乐意,可又想到老太太那个态度,她心里也没谱,于是二人又去了荣庆堂。
正巧赶上老太太在午睡,两人又等了半个时辰,贾母才悠悠醒来,听说二人的意思后。
面露犹豫,其实她一点都没犹豫,薛宝钗要是和姑娘们一起学习,还不得处处和姑娘们攀比,到时候还能好好学吗?
原著里就是这样,薛宝钗恨不得将国公府的姑娘都比下去。
薛姨妈压根没想贾母会不同意,不过是多一个人而已,碍着两家的关系想必贾母也不会反对,再者她的宝钗若是真选上了公主伴读,也可惠及贾家啊。
要是贾母知道薛姨妈的想法定会笑出声,我孙女以后会是贵妃,你个公主伴读能怎么惠及国公府。我要真有这想法,我家这四个姑娘哪个选中的机会不比你大。
“老太太,请嬷嬷的花销由我们出,只叫宝钗进去旁听就可。”
贾母叹息一声,“那位嬷嬷是曾经伺候过贵太妃的,不瞒你说,我当时也是费了心思的,人家来时说的好好的,就四个姑娘,若再添一个,人家肯定会不悦。你看你们,早点来就好了。”
薛姨妈急道,“老太太,当真无半点法子,若是能去求个情…”
贾母摇摇头,“人家是最重规矩的,若我们朝令夕改,她一气之下不再教导姑娘们,这该如何是好呢?”
薛姨妈垂下身子,道实在可惜。她总不能硬要将宝钗加进去,若是真惹恼了人家,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东院的秦可卿病了,贾母托鸳鸯去送了点东西,就没再过问。又过了几日,林如海病重,写信来接黛玉回去,剧情里贾母是让贾琏陪她回去的,贾母这次找了贾芸来。
贾芸一家是贾家的旁支,贾家的主支和旁支的地位差距太大,原著里贾芸想找个活干都得送礼去求贾琏和王熙凤。
原著里还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在贾府落败后没少帮忙打点。也不曾嫌弃被发卖的荣国府家生子小红,即便比他小四五岁的贾宝玉戏称他为干儿子,他当时笑着应答,过后也一心为贾宝玉着想,贾宝玉被关押后,他还为宝玉四处求情。
听说老祖宗找他,贾芸一愣,他家境贫寒,在贾氏家族里默默无闻,不知何时入了老祖宗的眼,他猜测找他绝对是好事,没敢磨蹭,换了件相对体面的衣服就去了荣庆堂。
当听说贾母让他护送林姑娘回扬州时,他着实大吃一惊,这对他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他一直想给这次送点礼找个活干,但苦于送礼的钱都拿不出来。
他虽然对主院这边的事不大清楚,也知道这种事一般是由贾琏出面,如今怎么想到了他这个默默无闻旁支。
贾母为他解惑道,“你琏二叔最近事多,以后这种事我想找个人帮他,小辈里我见你最仁义又稳重,以后这种事少不得麻烦你。”
贾芸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个头,“多谢老祖宗栽培。我一定将林姑娘平平安安的送回。”
“快起来吧,好孩子,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去问你琏二叔,就说是我说的。”
不提贾芸又如何感恩戴德,在黛玉临行前,贾母将几颗药丸给她,百般叮嘱道,“这是我从一个道士那里求来的,关键时刻有救命的功效,你回到扬州后务必要给你父亲吃了,千万别忘了。”
林黛玉眼含泪水,连连称是。
贾母怕林黛玉见了林如海哭起来什么都忘了,又将此话告诉了她身边伺候的人。
林黛玉走后,贾母又叫来了了贾琏。
“你媳妇这段时间身子不方便,你是不是又在外边胡闹了。”
贾琏挠挠头,讨好道,“这事怎么还让老祖宗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