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心里害怕:
“母后,朕膝下子嗣众多,摄政王后院至今空无一人,朕身为兄长,理应照顾弟弟,还是让摄政王先挑吧。挑中了朕直接赐婚。”
皇上都这么说了,太后只能答应。
众位秀女心里惴惴不安,唯恐摄政王的眼神落到自己头上。
但是见皇上对上摄政王如此窝囊,心中对成为皇上的妃嫔兴趣也不高了。
姬承麟环顾了一周,慢悠悠道:
“本王觉得承恩公嫡长女宁丹若就很适合当本王的王妃。”
太后僵着一张脸,委婉拒绝:“这个还需要算算八字合不合,别影响了摄政王的运道。”
姬承麟抬了抬手,掌管钦天监的人立马出现了,
“摄政王和宁大姑娘乃是天作之合,三日之后就是良辰吉日。”
众人心想,这连日子都算好了,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秀女们互相交换眼神,听说摄政王当年刚出事不久,宁家就上门退婚,现在摄政王这是要将人娶回去狠狠折磨以报复当年退婚折辱之仇吗?
不过没有了这个内定的皇后,对于她们来说都是好事一件。
见皇上和太后的神情变幻莫测,姬承麟眉目舒展的笑了笑:
“那本王现在就带王妃回去准备婚事,三日后大家记得来喝本王的喜酒。”
说完示意自己带来的两个女婢搀扶着丹若去收拾东西准备出宫。
然后自己一阵风似的离开,留下满地凌乱的众人。
选秀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且最终肯定要有个结果,皇上和太后商量,宣布册立承恩公府五姑娘宁蓉蓉为皇后。
这时丞相踩着点赶来了。
他本来想上奏宁丹若不堪为后,但是听到宁丹若又被前未婚夫摄政王给强势抢走了,现在人都到了,他有枣没枣,高低都得打一杆子。
毕竟自己女儿能当上皇后总归是好的,摄政王虽权势滔天但无嗣,承恩公为代表的世家想争下一代皇帝,他作为百官之首身后站着无数清流,未必不能争。
他跪在殿中,“太后,皇上,我朝自开国十五任皇后从无庶女出身,这次立庶女为后臣认为不妥。”
宁蓉蓉眼里泛起着急之意,唾手可得的后位她可不希望飞了,当即跪下陈情:
“臣女嫡姐在外清修三年,臣女常陪伴在嫡母身侧,嫡母已将臣女记在她的名下,只是还未宴请正式告知众人。”
这当然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是就看太后愿不愿意承认了。
太后自然的接过话,为她圆谎:“这事承恩公夫人进宫跟哀家说过,哀家为皇上立后,自然是考虑周到,怕是丞相私心太重。”
丞相连忙请罪:“老臣不敢。”
尘埃终于落定,宁蓉蓉掩下自己的狂喜,学着宁丹若往日端庄的样子,只是颇有些东施效颦的感觉。
其余进宫秀女位份:丞相嫡女林灿华为新上任的德妃,其余贵女,两人为正二品嫔位,四人为三品婕妤,三人为四品美人,两人为五品才人。
家世低的女子再貌美也没有选,皇上更多的是想拉拢朝臣。
太后回宫后摔了一屋子的瓷器。
宁蓉蓉身子受损,子嗣艰难,今天捧她,只是为了先把皇后的位置站住,以后再选个宁家女儿送进宫生子,最后看哪个宁家女儿聪明哪个就是皇后。
最让她生气的是,摄政王自己不能生育无缘帝位,偏非要摘她宁家从小当做皇后精心培育的嫡女,第一次退婚还不够,第二次改强抢了。
早知道如此,三年前还退啥婚,害的若儿还去寺里吃了三年的苦。
--
宫门外,姬承麟的车架等在左侧,承恩公的车架等在右侧。
丹若带着采月和姬承麟给的两个婢女刚走出宫门。
姬承麟和承恩公纷纷从车架中走出,直奔丹若而来。
还不等丹若行礼,承恩公上前:“女儿,跟为父回家。”
姬承麟直接阻拦:“本王要送王妃回本王的别院。”
承恩公吹胡子瞪眼:“还未大婚,我宁家女自然是要回我承恩公府。”
姬承麟:“本王怕承恩公不愿意这门婚事,又使什么绊子,万一伤害到本王的王妃怎么办。”
承恩公老脸一红:“虎毒尚且不食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女儿好。”
丹若看了不对付的两人,承恩公是原主的父亲。
自己为了原主的名声以及后续子嗣的名声,都不能背上不孝的帽子,时代洪流之下,逆流而行怕是众口铄金。
于是看向姬承麟:“臣女跟随父亲回府备嫁,若是王爷不放心的话,可以派几个自己人过来。”
见丹若开口,姬承麟态度松动:“那本王单独和王妃说几句话就送王妃回府,还请承恩公先行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