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武侠修真>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63章 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事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3章 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事了(1 / 2)

“鱼鳞册记载土地位置、大小、形状、上中下田则等,黄册记载户口人丁数,以这两册汇聚起来,编写赋役全书。

赋役全书详列两税原额,田亩开垦数等,征收时,主要由三部份组成,催缴方式为易知由单,纳税途径为自缴,完税凭证为三联印票。”

龙桥县衙,

新搬来还比较简陋,但有宰相亲自坐镇,外面还有三百名北衙禁军护卫站岗,使的这小小院子,立马变的威严起来。

杀猪宰羊,蒸馒头煮面条,

长安来的令史和本地的县吏,大家倒也都是高兴的很,羊肉汤、肉臊子、铡面,难得的丰盛。

武怀玉跟胖子、刘仁轨、赵仁本和县丞主簿县尉,以及禁军的几位校尉们坐一桌,条件有限,大家也就没那么讲究。

怀玉在饭桌上跟大家说着接下来三原县征税的一整个流程,从清查户口人丁、财产、田亩数造册,再到编赋役全书,然后给百姓发交税的通知单《易知由单》,让百姓自己上缴,避免中节胥吏贪扣等。

三原县将在各乡设立一个征收点,一年夏秋两次征税。

衙门把百姓要缴纳的税,提前填写易知由单,详列税率、应纳钱粮等项,下发到百姓手中,民户按限完纳后,发给截票,官府在钱粮入库时还有填入印簿,年末报交司部。

票据为三联印票,分别写有票根、比限查截、纳户执照,一存案备查,一付差役应比,一给民户收执,票间用斜印钤骑缝章。”

赵录事忍不住问,“相公,以后百姓真每户各纳各的税,不管其它?”

“嗯,摊及邻保,这是非常害民之策,我们征税不能图方便,也不能只顾着自己完成征税任务,便把百姓五户或是十户的绑在一起,让他们一起完税。”

衙门征税一保一里的催缴绑定是很寻常的事,五户一保,如果有一家没完缴,其它四家要补上。而一个里百户共二十保,要是有一保或几保没完成,那其它保户也得摊补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催缴方式,自然是因为很多人缴不齐,官吏们催缴,一是跟官员政绩挂钩,欠缴达到百分之十,州县官会失去升迁机会,并罚俸一年。欠额越高,处罚越严厉。

如果达到百分之五十,会直接革职,催收与自己的乌纱帽挂钩,大家自然积极。而对于胥吏们来说,这催缴也是

因此把五户、十户的捆绑催缴就成了常规手段,有人实在缴不清,就让邻里摊补,总之就是要想办法把这税征上来,至于最后谁交的多谁交的少不重要,重要是结果完成征缴。

武怀玉现在不许这样捆绑,也不让安排大户做粮长、催头,免的百姓还要被克扣一遍,

直接让各户到乡里纳税,拿着盖章的通知税单,只按单子上缴纳就行,缴完再拿张回执单保存。

“那完不成征缴,官吏要不要处罚?”

“处罚自然还是要的,”武怀玉道,之前的处罚还是挺重的,欠额十分之一,就要失去升迁机会还罚俸,有点高,可以降低点处罚,但必须列入考核中。

“我们现在试行新法,以前那些经常欠缴交不上的,多是无地百姓,或地很少的百姓,现在我们把无地者编为客户,已经只征户税,不征地税、义仓粮,则难度大减,何况就算地不少的百姓,也九等户九等丁征收两税,赋税负担大降,都在合理负担内,能够完税·······”

“相公,那百姓纳税到乡,这田赋从乡到州县入仓,这个运输怎么弄?”

“百姓除了租调,不是还有服役责任吗?运粮之事,自然是征召一批壮丁服役运输,”

每个壮丁一年要服二十天的免费国家劳役,在州县内服的一般是徭,服不够天数,就要折绢上缴称为庸。超过天数的,则可以减些租调。

运粮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组织些乡民壮丁运输便是。

“咱们三原县试点,走在全天下最前面,许多地方,也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

我提议呢,组成工作组,一个工作组由一名县中胥吏,一名乡里的乡吏,再加上县学里的一名学生,再加一名长安部司来的令史,四人一个工作小组,

划片负责带领乡民清查登记户籍人口、田亩,财产等,”

这个工作小组由不同单位的人组成,再搭配上四个征召来的乡民协助跑腿,最主要的还是相互监督。

甚至

同时在鱼鳞册、黄册初稿出来后,还要在乡里公示,若百姓认为不实,可以申诉修改,或是检举揭发。

等经过公示无误后,修成正式稿,到时编成赋役全书,再以此为根据发催税单,百姓拿到单子可以对照自己情况,对的上便按此交税,完税后也还要衙门盖章,如果征收的不符,或是给的回执单上的数不对,都可以找衙门处置,以免胥吏等从中舞弊侵贪。

各工作小组会根据他们完成的税额等情况,列入考核评级,欠缴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