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已经有些年头了,刀身暗黑且似乎有挥之不去的暗红色夹杂在其中,整把军刺呈棱型,有三面樋。
一把好刀,一般只要足够锋利就行。
但作为一把战刀,这还远远不够。
首先它的刃口在足够锋利的同时,还要具有足够的硬度,而刀身也要有合适的强度和韧性。
剃刀很锋利,但由于硬度不足,切割稍硬一些的东西就会变钝。
有些小刀虽然平时还算锋利,也比较耐磨,但受到撞击和扭曲的时候很容易断、裂,也就是说比较脆。
而三棱军刺整刀经过热处理,硬度极高,可穿透普通的防刺服。
从这一方面来说,三棱军刺无疑是杰出的。
由于硬度高的比较脆、韧性好的不够硬等,对制刀匠们来说,用同一块金属材料做出一把好刀是很不容易的。
使用不同质地的钢材来制作刀刃和刀身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其中常见的工艺有夹钢、包钢等。
这种工艺就是将硬且偏脆的刃口和较软但柔韧的刀身结合起来,而其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在不同钢料的结合过程中,常常会由于表面氧化、夹灰等因素造成失败,导致废品率极高。
这种工艺在手工作坊十分发达的东方国家很流行,亚洲等国传统的优良刀剑都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刀的造型也很重要。
军刀要有足够的杀伤力,除了重量、重心、曲线、锋利程度以外,尤其重要的是造成伤口的严重程度和刺进之后拔出的难易程度。
检验一把刀是否足够锋利与杀伤力,实操很重要。
如果敌人中刀之后还能苟延残喘,而一旦刀被拔出就会因快速失血而死,那这把刀,就一定是上佳的战刀。
事实上,世界各大名刀,它们都是通过各种细节不同的设计来达到相同的目的,所以,前窄后宽的体型、刀身侧面的血槽、刀刃根部的锯齿这些特点都为此而存在。
三棱军刺曾是最厉害的军刀之一,也是由于它的结构造型。
这是因为三棱军刺的血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进行下一动作。
三棱军刺是在刺进入人体后,血液随血槽排出,肌肉收缩时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吸”住刺刀,这样刺可以从容的从人体拔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如果没有血槽,因为血压和肌肉剧烈收缩,刺会被裹在人体内,这样的话拔出刺就会很困难,影响士兵的进一步的动作。
相信任何士兵都不愿意因为拔刺刀而浪费时间。
另外,三棱军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而且,这种伤口无法包扎止合(即不好做最初的应急处理)。
在军队中,刺刀刺进对方身体后顺势旋转刀身,就会造成组织大面积破坏是基本常识。
内部存在着肌腱断裂或是血管破裂,即便缝合表面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此,三棱军刺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
但即便三棱军刺如此恐怖,却也不能无限神话三棱军刺。
在受伤部位非致命和治疗及时的情况下,现代医院都具备处理此类伤口的能力。
所以,三棱军刺只需刺入人体任何部位8cm左右就可使敌手即刻毙命,而且在消除负压的体腔内将刺拔出,毫不费力。
除此之外,三棱军刺磷化处理表面惨白的光代替了烤蓝。
冶炼时出于金属性质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元素(不过后期完整的成品军刺是无毒的),在战场上表面的磷涂层磨损后暴露出含有砷的钢体,即使只擦伤敌人的皮肤也很难愈合,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某场反击战后,江湖上会流传出种种“军刺浸泡过毒素”的传说。
但三棱军刺也并不是说十全十美,它实际上功能单一,缺乏现代刺刀普遍具有的砍、锯、剪等功能。
而现代战争中,格斗,潜行暗杀已经不是刀具的主要功能,在野外作战过程中,刀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在格斗过程中,砍、削、劈同样重要,而不是单一靠刺,三棱结构,对比折刀和爪刀,体积就过大了。
同样因为三棱结构,三棱军刺也很难完成劈砍削动作。
所以,除特别爱好,三棱军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
从另一种方面来说,如果不是高手,也无法将三棱军刺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而王建军独独钟情于用三棱军刺做武器,正是因为他是超级高手,且对三棱军刺熟悉无比,已经可以做到人刀合一的地步,这才没有舍弃掉功能单一的三棱军刺。
“相信你也知道它的威力,接下来,你要小心了!”
王建军见张嚣饶有兴致的表情,便善意的提醒一句。
他跟张嚣并不是生死相搏。
所以,他也不需要采用偷袭等等阴险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