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远荣获战场集体一等军功,被提为副连级干部,得到这个消息全家人高兴。
周德厚拿着这枚勋章爱不释手,翻过来覆过去两眼发光。
林淑荣却将勋章拿去装在一个小木盒里,小心地塞进炕寝柜的最里面。
这个木盒里装着存折,还有结婚时母亲送她的金耳环、金戒指,是林淑荣所有宝贝的储存盒。
而周德厚恋恋不舍地看着林淑荣藏好勋章,转脸看向周知远,将话题转到他的工作分配上。
周知远荣立集体一等功,应该拥有优先分配权。
林淑荣果断说道:“来轧钢厂保卫科当干事。”
她想得周全,周知远右手残疾,到轧钢厂保卫科工作她能随时照顾着。
可周知远却不这么想,在爸妈眼皮底下不自在,但他不会与林淑荣唱反调,点头将这事定下。
见他点头,周德厚和林淑荣开心,这个倔强儿子终于被部队培养出来了。
而周知宁也点头,倔强的弟弟经常连累他,林淑荣教训周知远时一定带上他,哥哥没管好弟弟就是失职。
周家的家风传统却不是书香世家,周德厚和林淑荣小时念过三年私塾,识文写字的能力还是有的。
周家应该算是地主成分,而林家怎么算也是富农成分,周知远的姥爷还当过村里的保长。
可周家在周知远爷爷那辈就败落了,周德厚一岁母亲去世,两岁时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
周德厚五岁时父亲也去世了,后妈抽大烟让那个家彻底致贫,十一岁的周德厚只能跟着表舅去sy谋生,成为sy机床厂的一名童工,建国后被定为贫农成分。
而林家与周家不一样,周知远的姥爷坚决不给外寇当保长,带着周知远的姥姥、舅舅和母亲连夜跑到sy谋生去了。
他姥爷够洒脱,家里的十几亩地、五间大瓦房、还有一头牛一头毛驴全部扔下,带着老婆儿女就跑,听说sy好谋生,就带着家人跑去了sy。
姥爷的这股洒脱劲成全了林家,建国后被定为雇农成分,也成全了周德厚、林淑荣这对有缘人,否则一个CQ人一个sd人遇不到一块去。
这对有缘人一个出身贫农一个出身雇农,却深受封建思想的余毒影响,周家的家风就是讲规矩。
在这样的家风下周知远深受其害,他只比周知宁小两岁,却要服从周知宁的管束,长兄如父。
而周知宁也常被周知远连累,本无过错的他,因周知远的过错也会被林淑荣训斥一番,感觉冤也要受着,早出生两年就是原罪。
好在林淑荣除规矩外,却是一个惯孩子的母亲。
而周德厚更惯孩子,二十多年他就没打过他俩一巴掌。
在这种家风下,周家的家庭氛围十分和谐,周知远吃饭,周德厚两口子和周知宁就在一边看着。
等周知远吃完饭,林淑荣也不张罗收拾炕桌,全家人围着炕桌热热闹闹地说了一个多小时方才准备就寝。
离开父母的房间,周知宁带着周知远回到自己的屋,室内摆设与sy那间屋一模一样,炕寝柜、立柜、两人共用的书桌仍在原来的位置上。
周知远走到桌边,看看桌上的毛笔砚台,轻快地说道:“该买个台灯了。”
周知宁喜欢写字绘画,晚上亮着灯影响他睡觉,看见毛笔砚台立刻想起这事。
可这项提议仍被周知宁否决,“你拿钱?”
五年前周知宁这么说让他哑口无言,他没钱。
可现在不一样了,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话,发出一个“我”字却被开门声打断。
林淑荣端着水盆进屋,周德厚拎着暖壶跟在身后,周知远该洗漱了。
在爸妈面前,不管他多大都是孩子,林淑荣亲自给他洗脸,又拿起手巾给他擦脸,让他以为自己回到了童年。
而周德厚给水盆再次倒上热水,让周知远坐在椅子上将双脚伸进热水中。
林淑荣则蹲下身轻轻搓揉他的两只脚,一路上的疲劳瞬间消失无踪。
夫妻俩配合默契,林淑荣给周知远洗脚,周德厚提着暖壶站在一旁,不时添点热水让他的双脚泡得时间长一些。
看着这一幕,周知宁的脸上露出温馨的表情。
等周知远洗完脚,林淑荣给他擦干双脚套上棉布拖鞋,起身摸摸他的头发,端着水盆和周德厚走出屋去。
待房门关上,周知远转脸看看周知宁的表情,笑道:“想有个家了?”
周知宁叹道:“谁也不如妈!”
这话没错,可妈不能陪他一辈子,周知远要他明白这个道理:“你该娶媳妇儿了。”
这个时代的婚姻法是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就可以结婚,二十三岁的周知宁不小了。
他想知道一件事,“哥、处对象了吗?”
周知宁皱下眉,想了想回道:“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