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可谓是传的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但是,在卫明发话后,现场却出现了一阵令人尴尬的沉默。“呃”最终,吕布打破了沉默:“卫先生可是忘了”“苏君侯求婚万年公主,而陛下现在也似有赐婚之意啊。”陛下有意赐婚。吕布此言一出,整个房间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微妙。这倒不是大家有什么惊讶的,而是其所言可谓是众人心知肚明的事情。若说陛下昔日允许苏曜问候公主还只是少部分人知情的话,那在平原之战后,全城欢庆的那一阵,苏曜曾护卫公主一同上街,两人状若亲密的模样则是让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一点。于是乎,即便大家都知道联姻好,但是却没人提出这一点。毕竟,和皇帝抢女婿这种事一般人可干不出来。至于说让甄姜做小……人家无极甄氏虽然没落了,但到底也是曾世出两千石的大家族,底蕴犹在,怎么可能这么丢人呢。毕竟,嫡庶有别乃古之伦常,而苏曜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虽然人常说古代社会三妻四妾,但实际上华夏自古以来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便贵为皇帝也只有正妻皇后一人,其他的妾室虽有不同等级差异,但无论如何,其地位都无法与正妻相提并论。故而,那些家族声望较高的名门贵女,在真三世界里想靠常规方式纳妾是做不到的。毕竟,那样会大幅度降低其家族在士林中的威望。但,却也并非是不可能。除了特殊情况的事件外,最常见的手法便是通过战争或劫掠手段强行纳妾,不过代价就是大幅度降低好感,比如苏曜强收的鲜卑公主小春等。或者是两者权位差距极大,消耗威望以势压人等。故而苏曜即便有此心意,却也没有急于提出此事,只是保持着正常的合作关系,慢慢的先刷着好感,一切都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嗯.起码苏曜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如此之事难道那卫明就不知么大堂内,气氛微妙,沉默中透着丝紧张。只见苏曜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甄姜则紧紧的攥着手,低头不言。而那卫明,在注意到众人看自己微妙的眼神后,只是闭着眼睛,老神在在的抚着胡须。他当然清楚这一点,但是他更明白,以苏君侯之大才,怎能被这世间常理困之呢只见卫明睁开眼睛,缓缓道:“诸位,在下当然知晓其中利害关系。提及此事,自然也非某鲁莽之举。”见众人疑惑,卫明目光扫过众人,然后缓缓开口:“苏君侯与甄姑娘之间,情投意合,此乃天作之合。然而,陛下赐婚之事,亦是大事,关乎朝廷体面与公主幸福。老朽以为,此事可有两全其美之法。”什么情投意合,天作之合。卫明这话说得不少人啧啧起哄,那低着头的甄姜更是耳朵发烫,但她最终还是没有出声反对,想要听听这位先生的高见。卫明继续道:“首先,苏君侯作为朝廷的栋梁之才,对朝廷忠心耿耿,功勋卓著。陛下欲要赐婚,既是对苏君侯的嘉奖,也是稳固朝廷与万年公主联姻的举措。此等大事,自然不能轻易违背。”“然而,苏君侯与甄姑娘之间的情谊,也非一日之功。昔日苏君侯在京城中仗义驱赶逆贼许攸,可谓是京师人尽皆知。若有始无终,不仅伤了甄姑娘的心,更会让世人嗤笑君侯贪恋权势,始乱终弃。”“.”卫明无视众人惊讶的眼光,继续道:“因此,在下斗胆建议,若陛下赐婚,苏君侯可先迎娶万年公主为正妻,彰显朝廷的恩宠与苏君侯的忠诚。同时,考虑到甄姑娘目前尚在服孝期,我们可以先以甄家对朝廷的贡献为由,为甄姑娘请封一个封君的地位,给予她应有的尊重与荣耀。”“待明年甄姑娘孝期结束后,苏君侯再以隆重的仪式纳甄姑娘为侧室,并在苏府给予相应的地位与尊重。”卫明的话音刚落,整个房间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都在消化着卫明的建议,心中各自有着不同的思量。而甄姜的脸色也微微一变,显然没想到卫明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封君。在大汉,女子也可封侯称君。而若真的做到此事,那苏曜的后宅中,一位公主与一位封君,虽然地位仍有差距,但显然,甄姜轻易也不会再受什么委屈。如此一来,公主也照常迎娶,两家姻亲关系也可以建立。不过嘛,这样做的话,在未来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惹恼皇帝。这苏曜确实是不在乎。而卫明嘛,倒不如他也希望看到如此。相比于吕布和刘备等铁杆扶汉派,卫明则是一位坚定的野心派。在他看来,大汉就是气数将尽的病汉,没有扶持的必要。近年来各大世家和诸侯都在地方拉帮结派,组织武装。根源上的问题不解决,天下大乱是早晚的事情。这不是苏君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了的。既如此,利用一切机会发展壮大自己才是关键。甄家有钱有人,在地方还有势力,能够提供的帮助远远比那万年公主给的空头名号要强的多。当然不能放过了。“当然了,此事还需征得甄姑娘及其家族的同意才是。”卫明的话音刚落,苏曜的目光便转向了甄姜。只见甄姜抬起头,也正好迎上苏曜的目光。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最终还是微微点了点头。“甄姑娘,你愿意吗”苏曜确认道:“和我一起,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甄姜微微颔首,脸上泛起一抹红晕,轻声回答:“小女不才,得君青睐不胜荣幸。”此言一出,房间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众人纷纷向苏曜和甄姜道贺。而苏曜更是闻言大喜,一把拉起甄姜的手。在之前,他还确实头疼过一阵怎么解决甄姜的地位问题。这个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