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洛听竹和方子业都微微一愣。
转头看去,那两位三四十岁左右的教授,他们都觉得不怎么熟悉。
主要是中南医院里面的教授和副教授太多了。
就创伤外科,就有三个正高三个副高,一个亚专科算六个,那么整个骨科三十来个,可能骨病专科的高级职称数量还更多一些。
只能大概有个印象,无法一一对应。
细胞实验,是需要预约时间的。
方子业和洛听竹都是先去练功房,方子业则问“听竹,你知不知道李源培他是想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啊?”
练功房里面,其实有大目标和小目标的说法。
大目标,自然就是破开第一个练功房的所有项目,然后第二个练功房的所有项目。
小目标,则是硕士阶段对标、博士毕业对标,留院的破关对标的标准。
一般而言,如果要破开博士阶段对标的练功房,达到留院标准,基本上是要在硕士毕业时,就必须突破练功房的操作出关标准的。
然后在博士一年级,把所有的基础技能,都破开,剩下两年去考虑专科基础技能的练习和突破,循序渐进。
这就好比,严志名师兄是博士一年级,那么他这一年,最优解就是把清创术缝合术、切开术和止血术,都对标博士练功房的出关标准,才有可能觊觎一下博士毕业的出关标准。
但这很难很难。
比如说,博士二年级的王元奇师兄,他在读博的时候,就是走了操作专项计划进到了医院里,成为了邓勇教授的第二并列博士,不占名额的。
但即便是王元奇师兄这样基础操作底蕴非常好的,如今博士第二年,也没能在所有的医学基础操作上,达到绝对的优势。
太难了,这对天赋有较高的要求。
自然,也有后来居上的,比如说博士三年级的戴银生师兄,也是通过操作专项计划进到博士入学资格的,但是,戴银生如今的操作水平的综合水平,还不如没能在硕士阶段走专项计划的孙绍青。
不能一步跨过就直接躺平的,还需要一步一步奋进。
其实方子业层面很好理解,前期一级到3级,需要的技能升级进度还不到一百点,但是从3级到3级100/500这个最基本线,就需要一百点左右的学识点抵消熟练度。
这也是为什么练功房出关这么难的根本原因。
“没有具体说明过,但肯定是越高越好。”
“李师兄非常努力,但也有点小可怜,可别人也没办法帮上忙,希望他能够早点走出心结吧。”洛听竹细声感慨着。
“不过源培师兄的第一个小目标就是,可以在硕士毕业前,能够出关硕士阶段对标的练功房出关标准。现在唯一能勉强达标的就是切开术。”洛听竹细致地分析着。
“嗯。我看了也觉得差不多,这只能反复练习,跨过去,单纯指点是不够的。”方子业的切开术是和洛听竹相当的。
由此可见,洛听竹的天赋,是真的非常非常高,方子业预计,估计洛听竹是有机会冲一下破开第一个练功房出关的。
洛听竹想了一下,略整理了一下自己必备的零食胸包,偏头问“师兄,我听说你还在写一篇eta分析,你不是快答辩了吗?没必要浪费这个时间吧?”
洛听竹建议。
一篇eta分析只是工具性的文章,对方子业没有任何助益,三四篇八分影响因子的eta分析在找工作的时候,比不上方子业的一篇8分论著。
“主要是练习一下文章的书写,作为师兄,师弟们都越来越优秀了,也该有点压力才是。”
“我师父规划我后面几个月都半脱产搞科研,自然还是要学点东西的。”方子业笑了笑,显然对自己的毕业论文,完全不担心。
这论文中的工作量,洛听竹这样的八年制都绝对够用,自己只是用来硕士毕业,说实话,真的有点浪费了。
“那倒也是。”
“方师兄,昨天袁老师找我聊了一下,大概的意思,是让我和你分别以袁威宏老师、我,还有邓勇教授三个人的名义,投递三份标书到省一级的课题申请。”
“省级课题、市级课题还有面上项目,是不重复的。”
“你这边的工作量和前期储备,够用吗?”洛听竹是真的被袁威宏这样的海口吓住了。
好家伙啊。
这什么家庭出身?
就不论自己在做的课题,方子业申请了一个校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现在要承担两个省级课题的标书前期研究,然后还有袁威宏的面上课题基金的项目申请书。
这得有多少前期研究储备啊?
方子业闻言,心虚地说“到时候我们一起规划一下,这件事我们小组所有人都要参与进来。”
“但是这件事是绝对不能往外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