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器,调到了200u后,再直接往下面挤出来1u、10u以及100u的量,到培养皿中。
没有调节刻度,也没有更换移液器。
这种操作,绝对是袁见打的操作。
毕竟啊,这相当于是盲操了啊,你要在200u的移液器下,非定量地挤出来1u的液体量,这不是扯犊子么?
可方子业还就是这么做的。
自然,这些稍微细节性的问题,旁边正在操作的刘师兄和洛听竹二人,都没看到,就看到方子业的移液器枪头都没有更换,就这么如同小鸡啄米一般地点点点,点点点。
点了有一阵后,方子业再把不同的样品,都分别再加了999、990、900u等位基数的纯粹培养基液体。
然后才再增加几根试管,重新用最标准化的操作,继续稀释细胞浓度。
这一次,方子业是为了寻找最佳操作的细胞浓度数量级,最后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浓度进行试验。
毕竟,目前方子业在做的这个irna与骨巨细胞瘤中的h2的关系,是没有其他人做过的,方子业参考了其他肿瘤细胞与h2关系的最佳浓度,没能够得到最好的图片,方子业就只能是自己再去找了。
一切都是未知数,甚至连参数都是未知数,这就是一些基础实验的难度。
但耗费不贵,只是费了时间而已……
方子业这么操作了几次后,就先把一个二十四孔的细胞培养板盒盖上,然后送进了恒温细胞培养箱里。
方子业的下一步操作,则是处理另外一个骨巨细胞瘤细胞系的这种浓度梯度差。
因为有可能不同细胞系的最佳反应浓度,还是不一样。这就好像是临床上,同样是骨巨细胞瘤,但因为分型不一样,所以术前术后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都是摸索而来的。
方子业所做的这些实验,想要对标发表的不是什么普通期刊,至少是15分以上的高质量期刊,自然要做好最全、最足的准备。
且,找到了数量级后,方子业还得寻找1-9这个最佳反应的前置参数,看看同样的数量级下,是否有差异。
而一般走到了1-9最佳参数,再加上数量级的最优解后,就不必再找。
方子业操作的骨巨细胞瘤细胞系,包括gt-0404、gt1、gt。(注解这些细胞株纯属原创,请专业知情的书友勿与现实对应。)
方子业走之后,洛听竹围观的刘师兄才若有所思地看向了洛听竹,好奇问“洛师妹,这个是你师兄还是你师弟啊?做实验操作都是这么虎的啊?”
“我看他刚刚好像是打算做标准曲线的操作,直接盲操啊?”
方子业的操作,在不懂的人眼里,就不过是加点东西而已,但是在做细胞实验的专业研究人员眼里,你这都是啥啊?
要是被你老师看到了,能把你的皮都给扒拉下来。
能有标准的操作路线你不做,你非得给自己整点难度出来。
不过,根据经验,一般来说,1水是20滴至25滴,所以一滴水就是004至005若是用一般的滴管滴,则大约为005,若是用滴定管滴,则大约为004。
“老刘”自己没算过用100u口的移液枪头滴一滴出来,大概是多少u,但是,反正自己的学生,要是敢这么操作。他不说一巴掌招呼上去,绝对能骂得对方自闭两三天,滚出实验室里好好反省一下。
“哦,方师兄啊?不知道。”洛听竹内心窃笑,表情正经着。
“方师兄的操作熟练度比我好多了,以前和方师兄学习的时候,他都是按部就班地操作着的,但最近不太知道。”
刘师兄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在做完细胞分装的过程后,他便带着洛听竹再做irna沉默细胞株的构建。
这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过程。
略显无聊。
也或许是洛听竹在刘师兄的耳旁,唠叨过一阵子,所以刘师兄有点好奇,这个方子业到底是个什么鬼,刚刚愣是让他没看懂。
于是,他在与洛听竹出来后,便问“师妹,你可以带我随便转转吗?我还没来过你们骨科的实验室呢。”
刘师兄见着实验室里的规模不算特别大,比起他所在的泌尿外科的实验室,还要稍微小一点,便如此提议。
洛听竹没拒绝,来者是客,不管是厚着脸皮来的,还是怎么来的,只要不是强来,就得做好一定接待工作。
刘师兄属于是实验室外人员,是她带进来的,就不能让他随便走,她得跟着。
刘师兄并未追着方子业去看,而是走走看看,看看能不能遇到自己的熟人,可没想到的是啊,刘师兄还真的遇到了一个熟人,算起来是他的同学,目前是胸外科的博士研究生。
叫钱乔峰,外号帮主。
钱乔峰个子高瘦,面相清秀,也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