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嬴成蟜来新郑并不是奉了嬴政之令,他只是顺水推舟的中了熊启的调虎离山之计而已!倘若韩成安分守己,以嬴成蟜的心性或会选择流放韩成,但却很难下狠心要了韩成的性命。韩成,终究是嬴成蟜的二舅啊!韩半面露难色,最终苦涩摇头:“同为秦所灭,魏国权贵便可休养生息。”“然我大韩权贵却在短短两年内历经多次打压甚至是屠杀!”“我大韩何以令秦如此忌惮!”向庞温声开口:“韩县令无须担忧。”“秦国连战四国,正是疲敝之际。”“只要君上能夺回新郑城,高举复国旗帜,魏国权贵必定会即刻响应。”“赵、楚、燕三国同样不希望看到一个强盛的秦国。”“赵国更是不会不顾三晋之好,定会倾力相助!”“虽然现在并非是我们苦苦等候的时机,但却也不失为一个良机。”“一个可以由我等创造的良机!”“君上内有精兵,外有四国相助。”“此功,必成!”存亡继绝、卫弱禁暴不只是传承自春秋的一种精神,更是一种避免强国继续扩张的战略思想。燕国会否出兵,向庞不能确定。但向庞可以肯定,一旦韩成燃起复国烽火,赵国绝对会鼎力相助!因为赵王很清楚,倘若他不来支持韩国,那么下一个被灭国的,就是赵!韩成正声道:“向善长所言不虚!”“成蟜入韩,我等已经没了继续等待的时间。”“既然没有机会,我们就创造机会!”“且成蟜小儿最大的错误就是过于骄横!”“仅率五百家兵便敢提屠刀入韩,也不知是谁给他的底气!”韩成右掌化刀,用力一挥:“此番本君便当先斩成蟜小儿,乱秦军心、壮我民心!”“再于四国臂助之下,趁着秦国疲敝的机会光复大韩!”韩半和向庞轰然拱手:“我等愿附君上之尾,助君上光复大韩、加冕为王!”韩成却是眉头一皱,正声呵斥:“混账!”“尔等怎敢说如此忤逆之言!”韩成面向东南方向拱手一礼:“大王被逼无奈、假意衔璧。”“百官为秦所迫,不得不衰绖舆榇。”“但无论如何,大王都是我大韩的王!”“本君此举实乃是为匡扶大韩、迎回大王,绝无半点对王位的觊觎!”韩半坐直了身子。韩安现在与故韩地远隔千里,处于秦国的严格管控之中。倘若他们打出拥立韩安重新登基的名头,哪怕他们一路高歌猛进,韩安也必死无疑!韩成这哪是忠君?这分明是想借秦国的刀去杀了韩安!以除未来有人与他争夺韩王大位的可能!韩成瞪了韩半、向庞一眼:“那等谋逆之言,再敢言者皆斩之!”面对韩成凌厉的目光,考虑到功成之后的利益,饶是韩半和向庞很清楚韩成的谋划也不得不拱手一礼:“唯!”……依旧是同一时间。新郑城,郡治府。嬴成蟜若有所思:“如此说来,故韩地的情况并不好?”昌允沉声道:“《新区暂行律》初行之际,本官本以为这会是对黔首大利的政策。”“却未曾想,处于《新区暂行律》治下的黔首日子却愈发悲苦!”“仅仅去岁一岁就有八万余万户黔首失去了最后的田产宅院,成为流氓。”“五年时间下来,不知有多少黔首会被地方大族侵吞至死!”《新区暂行律》基本脱胎于约法三章。但约法三章对于黔首而言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未见得!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给了所有黔首以最基础的人权保障。但地方豪强的剥削手段层出不穷。印子钱、行贿受贿、垄断资源等等巧取豪夺的手段可太多了!但用于保护黔首的律法,却太少了。约法三章最利好的人群其实根本就不是基层黔首,而是地方豪强!嬴成蟜轻声一叹:“《新区暂行律》本就不是为了庇护黔首而施。”“《新区暂行律》只是为我大秦争取一段时间,令故韩子民了解《秦律》,降低故韩地动乱的可能而已。”“我大秦还不足以治理如此广袤的疆域,就只能……”“先苦一苦黔首了。”“待到我大秦度过这段难关,行《秦律》于颍川,虽说不至于让黔首过上好日子,但却至少可以给予黔首以公平!”一个很残酷的事是,经历过《新区暂行律》的宽松,再去体验《秦律》,这必然会让各地豪强大感不满,但各地黔首却很可能欣然接受。《秦律》固然严苛,可与地方豪强比起来却备显温和!昌允攥紧了酒爵:“本官明白。”“现在的艰难是为了五年后的大治!”说归说,昌允心里还是很不舒坦。嬴成蟜笑了笑:“倒也不至于忍耐五年。”“本君此番来颍川郡乃是为杀人而来。”“若是有侵吞过盛而引天怒人怨者,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