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熹宗(1 / 2)

hm,或者说整个h家族系列都是走的苏式路线,不同于美式航天飞机与火箭助推器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参与入轨,h系列是完全作为载荷被打上去。

甲烷常规版将三台a100核动力发动机改成了三台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喷管都是为真空特别优化所以非常巨大。

整机空重78吨,比核动力版轻一些,装载氧化剂和燃料共14吨,整备发射质量9吨左右,最大起飞重量13吨,货舱可以容纳最大37吨货物。

这是什么概念?c919的空机重量4吨,最大起飞重量也不过70多吨。

当航天局来基地的领导和林炬一起在厂房进行下线仪式时,无人不被这庞然巨物所震撼。

和过往的所有航天飞机都不一样,hm为了做到100次全寿命不换隔热瓦,并不像阿美和联盟一样使用一块块的隔热瓦拼接,从内部就是一个整体,外面除了留给设备检修和舱门的缝隙处理,几乎就是完美的光滑过度,和客机一样。

除了要承受几乎机身两倍高温的机鼻使用了部分黑色加强隔热瓦,其余均是暗灰色,在明亮的厂房里显得非常干净。

翼展38米,差不多是h1宽度的7倍,视觉冲击力极强。

晚一天赶来的佘院士看着hm光是机身就近10米的宽高,几乎有些晕眩。

“这……我们造了这么大的航天飞机?虽然早就看过你们的计划,但这还是太大了,太吓人了。”

他的旁边,是已经即将退休的老航天人纪秀华,它就在前年半退休的时候才参加过节目,讲述80年代航天局之所以不跟随潮流发展航天飞机不是技术因素,而是航天飞机落后。

等h1打破这个印象后他又认为航天飞机失败的原因是太大,不安全,小一些就要靠谱一点。

但当实地看到有史以来最大的航天飞机hm时,纪秀华一下就成为了坚定的航天飞机派。

纪秀华:“这么大的航天飞机,那天宫空间站的上限就不是80吨,是00吨以上了。”

其余人微微一愣,然后明白了过来。

今年的天宫二期计划已经完成,主体的两个实验舱已经成功发射并运行,明年的三期工程也很快就要结束。

暂时在航天局的规划中,天宫空间站就只有这三期,一方面是够用了,另一方面则是天宫空间站的结构承受不住更多的质量。

现在的天宫空间站是三代技术,强度全靠各舱段的对接口保持,平时还好,但如果需要变轨,比如防止碎片撞击,那么如果整体质量过大,对接口就可能会无法承受强度损坏。

现在的天宫空间站主要依靠以-6为基础的几个大型舱段作为“代替桁架”,它们的对接口尺寸大可承受的力也更大,但三期工程完毕后80多吨的质量也就是安全范围内的极限了。

天宫空间站虽然对于国内已经是完全够用十年,但考虑到还有对外合作,就必须再考虑拓展问题。

h显然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为现在的空间站定制桁架由航天飞机安装,钢结构桁架的组合体潜力一下就跃升到千吨以上,把压力从舱段转移到了桁架上。

桁架改造方案还能为空间站延寿,修修补补把预定的10年寿命延长到0年左右都问题不大。

大佬也是感慨地上下打量着hm,两架百吨级航天飞机竟然同一时间总装完成,第三架完成度也极高,这样的制造能力简直超乎想象。

不过他总觉得有点违和,感觉哪里不太对,看了半天才等到一群人小跑过来,搭着脚架将两朵大红花分别放在两架航天飞机的机鼻上时,终于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他的旁边,林炬和谢廖夫并排站在一起脸上也是无法压下去的笑容,后者更是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喃喃着“乌拉”。

林炬:“老科,hm按照‘山海’的规划提前41天下线,你太棒了,我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太空前进。”

谢廖夫:“hm很重要,这样的大型机动平台能做的太多,下个月我们就要启动宇航员的训练工作,前进号的组装十分复杂,需要最优秀的宇航员。”

十多分钟后,现场所有工作都已经到位,一行人赶忙走到两架航天飞机的中间站好,他们的后面是174名总装车间和关键部分制造的职员。

摄像师站的比较远,他想要画面装下两架航天飞机的全貌,hm那庞大的体型才是重点。

随着闪光灯的亮起,19张笑脸被镜头记录了下来。

……

阿美东部时间11月8日凌晨,选举委员会初步完成了所有选票统计。

负责统计的官员克莉斯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结果,用力揉了揉红肿的眼睛。

“维克多,维克多!你快看哪,上帝抛弃了阿美。”

克莉斯叫来了自己的同伴,维克多看着选举结果,心脏跳动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