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1章 前进(1 / 2)

inf

在阿尔忒弥斯四号飞往月球的前一天,前进号空间站上的最后一架航天飞机风暴号脱离,带着最后李晟在内的7名宇航员返回了地球。

在先锋号航天飞机脱离后前进号就只剩下一架航天飞机,为了将26名宇航员全部送下去,提前使用h1型坚定号航天飞机,分两次把19名宇航员分别送了下去。

直到2月24日凌晨,最后7名宇航员才在彻底的巡查过后乘坐航天飞机离开,这比预期计划晚了4天。

在一轮轮严苛的人类、机器人交替检查中,前进号已经彻底达到了旋转条件。

除了其初始构型以外其余所有对接的航天器都已经脱离,算上其后来不断带上来的各种实验设备和大量物资,前进号当前质量差不多是1695吨。

从它完全体建成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13天,地面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来检查这个前所未有的人造天体,并让宇航员进行适应生活。

现在,它即将在长久的测试后首次试运行。

京城地面指挥中心内,叶长思正以总指挥身份同时指挥航天局以及新远基地两个地方的工程师。

前进号空间站的初始设计由安德罗夫完成,正式建造阶段以后由谢廖夫接手,最后叶长思也深度参与进来。

按理说现在谢廖夫来比较合适,但他还在西北戈壁滩里吃沙子,暂时就由叶长思指挥试运行工作。

除他以外由谢廖夫、何倘、沈祚舟共同担任副总指挥,现在只有沈祚舟与沈祚舟努力配合他。

沈祚舟接触前进号项目也不多,这本来应该是佘院士的工作,不过后者已经正式确定3月以后离开一线工作进入实质性的半退休状态。

前进号不管是从运行质量、技术层次、构型等多个方面都称得上前所未有,即使航天局参与制造了6個重要的服务舱,对于它的掌握程度也谈不上深刻。

之前在前进号正式开工建设的时候,航天局上下都表现出了一致的不看好以及抗拒,因为它的设计时间实在太短了,而新远从没有过大型空间站设计运行经验。

建造空间站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个经验积累问题,与军舰设计非常相似。

一艘驱逐舰吨位不过几千吨,而一条远洋货轮随随便便就是几万吨,但论设计难度绝对是前者更高。

军舰舰体设计必须考虑防护性、防进水能力、冗余动力、航速与续航均衡、机动性等多个方面,这已经远远超过民船的设计复杂程度。

更重要的是现代军舰所需的各种雷达电子设备、武器系统等等,现代军舰的各种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就要用去一年时间。

空间站也是同理,单纯太空旅游用的大舱室技术难度主要在材料与工艺上,但对于前进号这样的庞然巨物,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到运转起来的空间站整体。

这绝对是一个复杂到难以计量的超级工程,需要丰富的经验以及充足的前期验证测试,前进号这样直接开干的风险简直高到让人头皮发麻。

航天局之所以斥巨资插进这个项目,很大程度是希望“挽救”这个投资巨大的超级工程,避免其因为低级错误造成有史以来最大的太空事故。

但随着航天局参与程度的深入,事情渐渐变得奇怪起来。

在新远交过来的建造图纸中,居然出现了大量他们看不懂的设计,要么是不知道什么功能,要么是知道功能但不明白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设计方案。

然后新远派过来的工程师就会解释原因,航天局才惊讶的发现前进号的原始设计不但不粗糙,反而有种过分的精致,几乎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

沈祚舟曾参与进了服务舱降噪部分和舱内重力/失重适应性人体工学设备的制造,然后崩溃地发现前进号主体舱室的降噪设计与重力相关优化比起天宫空间站都完善得多。

在前进号主体完全建造完毕后,他一直有一种强烈的错觉

前进号根本不可能是一个人或者十几个人短时间就能设计出的,感觉更像是拿到了现成的图纸照着做,才能做到完工后几乎就没有重大缺陷。

从设计到建造完全一气呵成,顺利得让人难以置信。

虽然一直有“传言”新远的背后是一伙集中在高技术领域的海外华人,但就算搬空naa的资料库也不可能找到如此程度的图纸。

最后他只能认为是那些研究员能力过于变态,领头的几个更是科学与工程学天才,才能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奇迹。

航天局参与进来这么久,但也没有任何人敢保证自己完全了解这座空间站,以至于沈祚舟名为副总指挥,实际上还在拼命向叶长思学习了解这座空间站。

至于后面才进入京城工作的何倘,更是处于闷头看的阶段。

而现在叶长思正在关注的是从基地远程传过来、最为核心的旋转控制模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