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规模的阅兵典礼,很明显能够提高民众对于国家的认可程度,甚至是对于国家的狂热程度。澳大拉西亚三军各种先进武器一齐出动的情况下,民众们也再次爆发了热烈的欢呼,伴随着一辆辆坦克和飞机的轰鸣此起彼伏。包括分封典礼和这场大阅兵在内,澳大拉西亚的这次活动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分封典礼还好,毕竟只是王室的事物,阿瑟愿意甚至可以随时分封出公爵和伯爵。但大阅兵可不同,这次大阅兵出动了澳大拉西亚先进的武器装备(一代飞机和坦克),且飞机和坦克的数量已经领先全世界,分别达到了500架和200辆。从英国劳合乔治首相签订盟约时都不忘加上交流军事科技就能够看出,英国列强对于澳大拉西亚部分军事科技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也更加好奇飞机和坦克这样的科技在澳大拉西亚手中已经研发到了哪一步只可惜,澳大拉西亚对于这些军事科技的保密程度还是非常高的,目前暴露出来的也只有已经出售给英法的飞机和投入战场的坦克。虽然藏拙是各国的基本保密手段,但毕竟之前飞机和坦克投入的是真正的战场,英法也不敢保证澳大拉西亚是真的已经倾其所有还是仍在藏拙。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手段,就是派遣情报人员时刻关注澳大拉西亚各项武器的动向。这次前来澳大拉西亚的各国外交媒体,又有不少是外国情报人员伪装而成的。但让他们扫兴的是,没有任何新武器参加到这次大阅兵中,阿瑟和澳大拉西亚政府也没有透露任何关于新武器的消息。这也代表着,要么澳大拉西亚政府的藏拙技能很强,要么澳大拉西亚政府真的没有新型武器,目前暴露出的飞机和坦克已经是他们最强的设计了。但不管怎么样,澳大拉西亚的纷纷仪式和阅兵典礼在最近几天算是世界各国的焦点,吸引了不少欧洲民众瞩目,也提高了国际知名度。但没过几天,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列强也开始了阅兵典礼。相较于澳大拉西亚的阅兵典礼来说,英法的阅兵典礼更加庞大,甚至更加奢华引人注目。这也让世界各国的热点新闻瞬间变成了其他国家的战后庆祝,澳大拉西亚的新闻热度也不再那么高。但这也足够了,毕竟这样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几乎所有胜利的国家都会举行自己的庆典仪式。特别是欧洲那些伤亡比较大的国家,他们的庆祝必须大,这样才能掩盖民众因为战争高额伤亡的悲观情绪,同样要让民众忘记在战争时期国家遭受到的苦难。特别是因为战争导致民众物资减少,甚至面临饥饿和饥荒的问题,这是必须要用一些大新闻来掩盖的。毕竟饥荒说白了就是政府的锅,特别是俄国政府,此时已经谋划着举行一场世纪大阅兵,来洗刷在战争时期俄国遭受到的苦难。阅兵仪式结束之后,澳大拉西亚这才算结束了战后的善后工作,即将投入新的发展当中。接下来的任务对于澳大拉西亚政府来说更加繁重。不仅要面临迁都,政府换届,占领领土的处理问题,还要继续掌舵国家各项的发展,并且在年底之前拿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随着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内阁的状态也是时候结束了。这也代表着还在内阁的这些家伙即将面临新一轮的内阁选举,他们能否留在内阁是一个未知数,也要看他们任期内的工作政绩,还要看民众和各大政党对于他们的支持程度。这次的战争算是一个意外,让他们额外获得了几年的任期。但这不代表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安然无恙的继续留在自己的职位上,毕竟每任内阁部长最多连任三届也是传统,轻易不会被破例。在新一轮的内阁会议上,阿瑟向内阁政府抛出了迁都,新领地的划分两个问题,并且要求在短时间内尽快处理,最好能在当天就给出一个章程。迁都是早在战争前期就已经决定的,但因为战争的原因,被定在战争后进行。让澳大拉西亚迁都的真正原因有很多,除了目前的悉尼太过臃肿之外,悉尼所处的地形也不太适合发展成为超级大城市。更重要的是,迁都到墨累河流域,这是关乎到澳大拉西亚发展大计的事情。如果有一份澳大拉西亚的地形图就能够看出,澳大拉西亚目前引以为傲的东南部分,实际上是被命名为大分水岭的山地地区。只有东南部沿海是适合发展的地区,但这边地区太过狭小,却夹杂着澳大利亚地区超过一半的人口。这对澳大拉西亚的发展来说是极度不均衡的,西部地区也就算了,毕竟是沙漠地区,也完全不适合发展。但大名鼎鼎的大自流盆地和墨累河平原,这里是澳大拉西亚为数不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按道理来说应该十分适合农业,牧业和经济的发展。但因为土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的原因,澳大利亚地区的中部平原已经有部分荒漠化,急需进行治理。而治理这片地区的最好办法,就是将首都搬迁到墨累河流域,动用政府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来改善这片地区。如果墨累河河流域治理的好,单单墨累河河流域,就足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