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就看向对方问道:“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我想知道骆工您这边研发牵制技术需要多久?”
骆垚认真在心里盘算了下,说:“短则三个月,长则几年吧。”
要设计一款新的无人机,对于骆垚来说,现在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
因为他有小苔藓。
前期他可以用小苔藓模拟技术的合理性,中期只需要他把设计好的图丢给小苔藓,那小苔藓也能自动计算出模型的气动性能。
他只要向小苔藓设定一系列气动性能参数,包括升力、阻力、升阻比等。
小苔藓就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型分析,自动计算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气动性能。
这样一来,初步的测试就能搞定了。
所以在前两个阶段他确实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那个人听了后连连点头,继续问:“那骆工您研发好技术后,能否让我加入到实验?”
“我叫卢松,是一名飞行器设计师。”
能被骆垚挑中参加会议的人在专业上都是他们所在行业的佼佼者,所以骆垚答应了卢松,前置技术研发成功后,就让他参与到项目。
卢松离开后,骆垚就回他在研究所临时的实验室里去了,至于别人的想法,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个时候,郑阳办公室里面,已经围了不少人。
“郑院,你让那个骆工加入南天门计划就是个错误!”
郑阳莫名其妙地看着老专家,心想他应该没看走眼啊。
怎么让骆垚加入南天门就错了?
老专家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郑阳当时会议上的情况。
“你说说,这像是一个正常人说出来的话吗”
郑阳有些纠结。
他发现骆垚这人是真的有能力,但太有能力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不把别人的感情当回事。
当着那么多专家的面说要自己一个人研发前置技术,真的胆大。
这个骆垚是真的不考虑其他人的脆弱心灵啊。
这次被请去的专家也好技术人员也好,平时都在各自领域有一定的话语权。
被骆垚这么一搞,大家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
“你也别怪他,骆工就是说说而已,没有别的意思,我到时候去问下情况,这段时间大家就先做自己的事。”
当完和事佬的他去找了骆垚,正好对方在捣鼓新无人机的事情。
“骆工,听说你要研发新的无人机项目?”
骆垚看了一眼老狐狸,没说话。
“咳,我听专家们说,你要独立研发前置技术?这工作量是不是太大了?”郑阳和骆垚熟悉后,决定快速转移话题。
“有小苔藓帮我,想试试用人工智能辅助我研发的效果。”
郑阳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
难怪对方暂时不用其他人参与到前面的研发工作。
要是人工智能真的能够帮到骆垚,那华国的研发模式,岂不是又要被更新了?
一想到这里,郑阳也顾不得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抱怨了,对于他来说,骆垚正在走的研发模式,关系到了今后数十年间的模式改变。
这条大腿,说什么都得抱上!
所以,他说:“那骆工这边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我!”
“也没什么,对了,骆珠那边目前在研发什么?氢负离子导体电池的成果转化吗?”骆垚想起他好久没有看到自己的姐姐了。
“骆珠嘛?她最近确实是在忙成果转化的项目。”
骆垚来了一点兴趣:“是有关于电动汽车的?”
氢负离子导体电池一出世,最颠覆的应该就是电动车行业了,所以骆垚很自然就往电动车方面想了。
“不是。”出乎骆垚意料的是,郑阳很快就否认了。
“成果转化的方向准确来说是面对军工方向,比如一些单兵装备还有混合动力坦克等。”
“混合动力坦克?坦克现在也用上了电力驱动?”在骆垚印象中,坦克这种陆地巨无霸基本上就只和油动绑定到了一起,现在居然要走电力驱动路线,确实让他惊讶了。
“我们规划的,在第四代坦克…不对,是‘59改’型号坦克上,使用混合驱动,电传有一个优点就是车身非常稳,功率输出稳定,用来增程再好不过了。”郑阳说了一半决定还是按照张教授教的说法来,把第四代坦克称为‘59改’型号坦克,免得之后说顺口了,就忽悠不到外人了。
骆垚很快明白了郑阳的意思。
在现有坦克上增加一组动力,怎么看都是好事,反正氢负离子导体电池电量足,支撑个坦克多跑个十多公里应该没有问题。
但这样一来,骆垚也知道了上面并不想公开氢负离子导体电池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