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218章末日景象苏曳进京万众敬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8章末日景象苏曳进京万众敬仰(7 / 8)

接受不了这惨烈的一幕,纷纷上吊自尽。

这个时候,有人耳朵里面响起了当时伯彦讷谟祜的嘶吼声。

你们拥护的苏曳在哪里?

苏曳他勾结洋人,铁证如山。

今日之祸,苏曳罪有四分。

苏曳乃是乱臣贼子。

而更加诛心的是,额尔金伯爵对苏曳的宅邸不但秋毫无犯,而且还专门派了上百名士兵把守,不许任何人破坏,任何人劫掠。

如此一来,苏曳勾结洋人的罪名,变得更加证据确凿了。

整个京城内,最后一批为苏曳辩解的人,也完全失声。

苏曳宅邸上那个乱臣贼子的牌匾。

门口那个乱臣贼子的石碑,显得尤其刺眼。

林书年!

这是当时在京城,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苏曳,并且把几辈子借给苏曳九江办厂之人。

他的三个儿子也在九江,为苏曳效命。

他没有考中秀才,却也饱读诗书,他是苏曳在京城最铁杆的者。

当时很多人就是受到他的感染,才纷纷跟着往外掏钱的。

这段时间,苏曳名誉被诋毁的时候,他也在拼命奔走,为苏曳辩解。

但是,今日他也绝望了。

不是因为他家被劫掠,而是某种信念的崩塌。

他虽然没有功名,但是对这个国家也充满了主人翁精神。

见到此等末日景象。

见到皇帝抛下万民而绝望。

整个人不由得万念俱灰。

他也打算和他的老师,他的师兄一样,上吊殉国。

谈不上怪谁,就是面对眼前这个景象,看不到希望。

而此时!

距离京城几十里之外。

苏曳仰头望着星空。

陷入了最剧烈的挣扎。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圆明园被烧,被抢了,紫禁城被烧被抢了,只会对清廷的权威给予更加致命的打击。

对苏曳来说,还是有利的部分。

但是,圆明园也好,紫禁城也罢。

不是它清廷一家的。

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瑰宝。

是整个中国的象征。

这一关,苏曳心理过不去。

他的面前,跪满了整整一地。

沈葆桢、兆布、怀塔布、廷忍、李岐、等等。

“大帅,三思啊!”

“洋人军队太强了,您的决心一下,我们好不容易练出来的军队,可能就全军覆灭了啊。”

“圆明园烧了,也就烧了。皇宫,烧了也就烧了。”沈葆桢咬牙切齿道:“大帅身系天下,我们只带了八千军队,这八千新军,是我们绝对的主力,这是未来大业之根本啊,一旦损毁,如何镇住湘军,如何和朝廷博弈?”

沈葆桢抱住苏曳的双腿道:“大帅,听下官一言。巴厦礼那边,六月十日应该就往回赶了,再过十几天他就回来了,就带着英国王室的诏书回来了。届时大帅您拿着诏书,依旧能够逼迫额尔金伯爵率军退出京城,您依旧能够力挽狂澜,依旧是举国救星。”

“不影响您进入中枢的啊!”

“如果现在怒而兴兵,把主力和洋人军队拼得干干净净,那未来怎么办?”

“为了圆明园,为了紫禁城,哪怕为了京城万民,都不值得您做出这样的牺牲。”

“如果战败了怎么办?您连力挽狂澜的名声都丢了,您就沦为了僧格林沁、荣禄之辈啊。”

确实如此,现在苏曳率军进京。

哪怕看着圆明园被烧,甚至皇宫被烧,被抢。

未来十几天,巴厦礼归来之时,苏曳依旧能以英雄的面目出现,逼迫洋人退兵,挽救京城。

若是苏曳出兵被打败了,那…未来洋人退兵越会变成主动退兵,没有苏曳的功劳了。

从政治利益上,苏曳怎么都不该出兵和英法联军厮杀。

沈葆桢大吼道:“徐有壬,你说句话啊,崇恩大人,你也说话啊。”

徐有壬上前颤抖道:“苏曳贤弟,我…我也觉得,这一趟你不该出兵。”

崇恩上前道:“小曳,我不会丝毫责怪你。为了将来,你确实不该出兵。”

王世清笔直跪下道:“大帅,只要您一声令下,世清愿意粉身碎骨,毫不畏死。但是…属下也认为,不该冒险。”

不管是真心也罢,违心也罢。

在场所有人都恳求苏曳不要出兵。

苏曳依旧静静望着星空,久久没有出声。

他的谋划到现在都没有出错,但想要完全卡住节奏太难了。

现在,就出现了差错十几天的情形。

英法联军那边推进得太快了,比历史上快得多得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