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233章惊天动地强吻太后风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惊天动地强吻太后风波(4 / 8)

,如果这件事情真的能做,哪怕做成一半,那苏曳大人也是天大的本事啊。

那这个国家,还真的中兴有望啊。

苏曳大人,这件事情我们不敢想,但是很期待。

紧接着,这个消息如同惊涛骇浪一般从京城传出去,风暴一般传到直隶,接着传向全国。

而此时,朝廷的文武百官弹劾奏章,潮水一般涌出去。

弹劾苏曳动摇国本,居心叵测。

但是奇怪的是,竟然有大半的弹劾奏章是汉人官员写的。

我苏曳要裁撤八旗军,新建帝国陆军,动摇的是八旗的利益,这群旗人喊打喊杀也就罢了,你们这些汉人官员也如同死了祖宗一样做什么?

真的是哀其不争啊。

你们对八旗祖制拥护得比某些旗人还要狠啊。

被动摇了根本利益的八旗军,立刻组织起强烈的政治反扑。

现在两宫太后,政事堂都没有通过这项决议,目前还只是苏曳的个人想法而已。

那就把苏曳掀翻,把他赶下台。

所以,这群反对派就需要推选一个首领。

于是,他们就把目光放在肃顺头上。

他是内阁大学士,而且之前掌管中枢十来年,也是爱新觉罗,而且政事堂里面有两个人是他的党羽。

无数的八旗勋贵想要推举肃顺为首领,去把苏曳赶下台。

肃顺府邸。

端华、载垣、焦佑瀛、穆萌、景寿都在他的府邸。

此人虽然不在政事堂,当依旧是朝堂最大的势力。

焦佑瀛道:「当时奕组建政事堂,前来邀请肃中堂,结果您拒绝了,说政事堂风暴太大,就是为了今天吗?」

肃顺道:「以我对苏曳的了解,我知道风暴会很大,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大。」

接着,肃顺叹息道:「以前我对此人有五分敬佩,现在足足有七分敬佩了。」

「此人之魄力,完全无法想象啊。」

载垣道:「那也是胡来啊,哪有这样改革的?一下子朝着命根子改?国家要革新,先割了自己的命根子?」

载垣,也是铁帽子王之一。

长期以来,虽然是肃顺执掌中枢,但名义上的军机领班大臣通常是载垣。

肃顺道:「倒也未必。」

所有人顿时朝着肃顺望去,道:「肃中堂,莫非…您还支持他裁撤八旗军?」

肃顺道:「谈不上支持,但抛开祖制,这二十几万八旗军,战斗力低下,每年耗费一两千万两银子,确实是巨大的累赘。」

端华道:「但是,八旗既大清,大清既八旗。如果裁撤了八旗军,那大清还是大清吗?他这等行径和谋反,又什么区别?」

焦佑瀛道:「肃中堂,您看这苏曳是忠还是女干?」

肃顺道:「在这件事情之前,我觉得他七成是女干。但是在这件事情后,我倒是看不清楚了。哪有一个女干臣不先谋权,而是进行颠覆性改革的?」

「历史上,哪个人进行这种级别的改革,不是粉身碎骨?」

「女干臣,肯定是先掌握中枢,培养班底,最后独掌大权,制霸朝堂。而他这个架势,直接就走到整个八旗乃至整个朝堂的对立面去。」

「历朝历代哪有这样的女干臣?」

这话一出,在场几人倒是沉默了。

苏曳已经在中枢了,按照这个架势下去,用不了几年他就可以独掌大权了,谁能挡得住他?

结果提出这样的颠覆性改革,得罪人无数。

想要谋权,岂不是舍近求远吗?

「我看过他那个折子了,他提议组建的陆军部,除了他之外,剩下没有一个是他的人,甚至还是他的政敌。」

「所以至少现在,他还真是一幅舍出身家性命,为国为民的架势。「

「这群旗人勋贵想要推举我做头头,做反对派,赶苏曳下台?」肃顺道:「我是坚决不去做这个头头的,我奉劝你们也不要做。」

端华道:「难道还要我们支持不成?」

肃顺道:「支持?谁敢支持?谁支持,谁就是所有旗人的死敌,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我们没有苏曳这个骨头硬,我们哪敢支持。」

「但是,我至少不想公开反对。」

若说清廷当中最反感八旗的权臣,那就是肃顺了。

他多少次说八旗皆胡涂,而且他掌权的时候,也尝试着整顿八旗,也得罪过人。

但是他头不够铁,也只是浅尝辄止,不敢大动。

肃顺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直接关闭府门,称病在家,不见任何外客。

接下来,众多八旗勋贵就去找另外一个宗室领袖,惠亲王绵愉。

但是人家绵愉最擅长的就是闭门大法。

人家比肃顺还要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