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宁远中屯卫左千户所。
千户张柘功看着在远处游荡的蒙古骑兵,不禁因为担忧而咽了一口口水。
万历三十五年的六月,随着朝廷赶到北方边境的局势趋向缓和,大明终于重开了对朵颜部和河套部的贸易。
这本来是好事,也获得了朵颜和河套两部的认同,但是却给宁远的卫所带来了极大的边防压力。
主要原因是河套部对朝廷报告上虽然只是一个领袖布色图,但其实在内部又分成河套与河东两部,当今河套部的首领布色图其实只是其中河东部的首领,对于河套部没有实际管辖能力。
蒙古河套部自己内部已经分成四十二支派,彼此都争当雄长。
如今,名义上的河套部首领布色图已经接受了朝廷的贸易要求,但是除了他的河东部外,河套部的四十二支族长却各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们已经争了大半年,彼此之间甚至进行了部落仇杀,如今终于算是分成东西两部,都以一路诸侯的资格要求重开贡市。
这些蒙古草原上的王公为了给自己的部族挣面子,一个比一个声量喊的响,他们甚至不愿意接受与河东部的布色图一样的条件,而是要在贸易条件上与朵颜三卫的首领绰哈一争短长。
朵颜三卫是什么力量,这些河套部四十几支的松散联盟又是什么实力?明朝的边地官员再是不负责任也不可能答应河套部的要求。
于是河套部便开始了针对宁远中屯卫的武装游行,压力便落到了张柘功这些卫所将领身上。
宁远中屯卫是大明最早一批在辽东设置的大卫所,下设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战斗力也算不错,但那是粮饷发足并且鼓舞士气之后的情况,游牧民族的仗可以随便打,张柘功作为大明的千户,要想的就多了。
用骑兵和游牧民族对冲当然是赶走他们的好办法,但前提是有朝廷的明文。
现在朝廷并没有要求他这个宁远左千户出关游击,所以张柘功不敢动骑兵——没有批文的情况下私自出关去打蒙古人,损失的马匹很可能是报不了账的。
一匹马就是上百两银子,冲上两个回合,张柘功家世世代代组建的亲兵队伍就得赔进去,用自己的钱打朝廷的仗,凭什么?
此刻,如果视线中的那群蒙古人真的冲击了他的监护所,张柘功能做的打算就是坚壁清野守住千户所的卫所城,卫所本就有守边职责,卫所兵在卫所城上战死了,朝廷肯定是要赔的,张柘功也不用付擅开边衅的责任。
他的千户所早已经把卫下百姓收拢进卫所城中,可惜的就是视线之中那一片郁郁葱葱的屯田。
三月份种的春小麦,眼见再过大半个月就能收获了,卫所城能把卫所兵保护起来,却没有办法把即将收获的麦田也包进城墙中。
这群核桃部的蒙古骑兵几个冲锋,肯定要跑到位所城旁边的村庄中抢掠不说,定也把卫所的麦田给踏坏了。
卫所城外那一片麦田,其中水好田多的部份全都是张家的祖产呀。张柘功作为宁远中左所的千户,实际也是中左所最大的地主,至于这些世世代代居住此地的卫所兵,在当兵之余,也是卫所田中的佃户。
“这些鞑子怎么就冲着中左所来了呢?中右所王大成他们的城防不是更破吗?抢他们去多好呀!”想到麦田的长势,张柘功就恨的咬牙切齿,半个月前刚看的课,今年雨水不错,他还想着今年能每亩多收两斗租子呢。
张柘功越想越急,连拍夯土城墙,现在就盼望着锦州那边能给个出兵的命令,有了锦州的命令,他再出兵去和蒙古人作战,损失人命就不需要他负责了,要不然他还真只能看着蒙古人毁坏他的庄稼。
这时一个明军的令兵急急忙忙的骑马来到城下,后头还追着几个蒙古骑兵,张柘功连忙让人放吊篮去把令兵吊上城墙。
“千户大人,徐总督的命令下来了,打得过就打!”
宁远中屯卫的中心就是锦州,如今三边总督徐三畏正在锦州坐镇,那可是整个辽东都司的最上级,一个唾沫一个钉的主。
“徐都督英明!”张柘功高兴不已,他没打算和蒙古人死战,但窝在城里看对方毁坏自己的庄稼总是不好受。
徐三畏的话就是准许他出去试试,能把蒙古人吓走是最好,打不过的话,退回城中,徐三畏也给他兜底。这绝对是很体恤下属的命令了。
中左所的百户陈渤是张柘功的姑表侄儿,披挂走上城楼,问张柘功道:“叔,用什么兵?”
张柘功道:“挑二十轻骑护我周全,不要用材官,另外的全用卫所中的火器兵和长枪兵,编二百人为一营,你和王百户各领一营,列阵而行。”
材官就是明军之中有编制的射手,全都是拿箭喂出来的,宝贝的很,张柘功一个都不让上前线。骑兵也很值钱,但为了保护张柘功自己的安全,他决定带上二十多骑,这已经是最低限度。
重甲骑兵的甲胄甚至比骑兵本身的价值还要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