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武侠修真>异国猎宝档案> 第228章 关于未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8章 关于未来(1 / 2)

我想说的是年代,钾式茶道的重新发展归功于郑允文大师,此人为陆羽茶经研究会的会长、茶人联合会理事长。1997年,经他倡议并发起钾式茶道复兴运动,又有金泳三金大中两届总统支持,钾式茶道最终走入大学,并创办茶道大学院,随即掀起风潮。

但这是在本故事发生年代(1996年)之后的事情,且有个不争的事实——钾式茶道在年轻群体中并不受欢迎。

并非与您辩驳,只做探讨,您可以视之为妄言,再次感谢您的关注!

…………

“你打算成立陶瓷工艺研究中心?我们的资历,是不是还浅了些?”李承抛出的话题,让西蒙有些兴趣,但依旧有很大疑惑。

就在刚才,李承抛出他所整理的解决红叶陶瓷管理混乱的方案。

他并没有着手于现有状况,而是给这些闲的淡疼的技术员们重新设立目标——成立陶瓷工艺研究中心,鼓励开发和研究新的釉色和制瓷工艺,以此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当一种新的、更高级的釉料出现,一种层次感更鲜明、更科学的制瓷工艺出现,双方的技术员工,还会纠结于所谓的原有釉料配方保密性?

李承摇摇头,“即便资历浅,我们也要迈出这一步。”

“只有陶瓷生产有精确的制作标准,制作技艺才不会失传。不同技术之间的交流能够带来制作水平的提高,闭门造车只会带来固步自封。”

“夕羡从三十年代,就使用光谱显微镜分析釉色,而蒙洲呢?你欧麦韩瓷现在依旧在使用经验来调制釉料吧?夕羡陶瓷工坊,在八十年代末就引入电脑数据库进行瓷土的元素分析,蒙洲呢?现在依旧使用所谓的瓷土配方进行混合。”

“这两者的效果,能一样吗?”

李承竖起一根手指,晃动两下,“就我所知,景国

梅森瓷器,就我们常规意义上的白瓷,他们的数据库中,就有一千两百多种釉色搭配方案,每一种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观感。而我们呢?有十种配色吗?”

这条信息其实是不准确的,它来自于罗根的记忆,是2010年梅森瓷器对外披露的信息,但不妨碍李承拿出来,“震慑”一下西蒙。

“西蒙,我们算是新一代制瓷工匠,在接受传统尊重传统的同时,还需要放弃部分传统所带来的狭隘。只有这样,蒙洲瓷器才有可能重塑辉煌,才有希望。”

蒙洲瓷器,之所以在近百年时间内,被夕羡瓷器远远甩开,根子就在于他们固守传统,没有引进新的工业化和科技性的技术,更没有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并融合别人的长处,以促进自己的进步。李承对此深有感触,所以说出来时,颇有感染力。

这一观点,他已经和马文涛商量过,马文涛对此持赞成态度。这次他去国内,招聘制瓷师傅,也有着为成立研究中心储备人才的打算。

西蒙张张嘴,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威尔斯的提议,远出乎他的预计。原本他以为李承会和自己聊技术开放,孰料对方竟然抛出这么一枚“炸弹”?让他所有的应对,全部落空。

听起来,很有道理。

西蒙的性情谨慎,即便李承说得“痛心疾首”,可他依然没有开口答应。这件事听起来很热血,但不容易实施,他得为康津金氏的投资负责。

“我琢磨琢磨……”他自己也觉得这种态度有些敷衍,忙补充道,“我会慎重考虑你的建议。”

李承点点头,心底稍稍有点失望——高利人的保守和谨慎,让人无语。

“我去看看耀东。”李承起身告辞。西蒙不傻,相信他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即便西蒙金对此持怀疑态度,李承自己准备回夏

延成立这样一家机构,专门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的陶瓷工艺进行改进与创新。

这项工作再不开展,蒙洲陶瓷工艺,将被夕羡越甩越远。——进入新世纪后,多种新型材料的发现,让制瓷工艺更富有变化。

吃传统的老本,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谭耀东已经被李承“收编”,现任职红叶陶瓷的技术总监,算是红叶窑口的第三把手。李承在熟料间见到他时,他双手满是泥浆,正在指挥工人用木拍子扇泥浆——这是传统的熟泥手法。

“威尔斯,你来啦。”谭耀东对他笑着摆摆手。

李承朝他点点头,伸手在泥坯上按按,触觉有点类似于发酵后的面团,这团泥已经差不多了,可以上泥料机挤压空气并制成泥棒。

“骨料配方现在是多少?有没有精确数字?”李承拍拍手问道。

红叶陶瓷开窑点火时,李承来住过半个月,很清楚筱山的粘土状况——多为火山灰土,含硅量偏低,也就是说,泥料偏软。

李承当时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增加骨粉比例,但直到他离开之前,都没有实验出最佳精确比例。这一任务便交给谭耀东,当然,李承也将所谓的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