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闹,看得永远是热闹,究其内涵……这家小面馆中,除了李承,应该没什么人懂。
没能上手,黑漆古不反光,剑镡铭文又有些模糊,李承竭力睁大眼,也没能认出这两字究竟是什么?很想上手看看,又听到饭店老板问道,“还有一件拿出来让大家瞧瞧呗。”
额,想起刚才所见的那一道金光,李承憋住上手黑漆古柳叶青铜剑的想法。
“也是一把剑,没啥可看,跟这个差不多。”老胡摆摆手,直接拒绝,同时准备将桌上的青铜剑重新收起来。
听说也是剑,围观者很自然的认为是青铜剑,那就没啥意思,饭店老板微笑着对两人点点头,先行离开,一帮吃瓜看热闹的,也很快散去。
只有李承知道,剑和剑,也不一样,那是一柄镀金或者镶金饰的剑,和眼前这柄黑漆古,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
趁着老胡将柳叶青铜剑放入蛇皮袋的之机,李承又瞅了眼。老胡一手牵着口袋,另一只手放入青铜剑,担心剑刃扎破口袋,所以放得很小心,这次李承看得比第一眼清楚。
嘶!这是一柄带镶金剑鞘的短剑,或者说匕首,更具体的,依旧没看清。
正想看仔细点,对面传来一阵急促咳嗽,额,是那位架脚大汉在提醒同伴。
黑瘦的老胡,立即捂住袋口,回头瞪了李承一眼。
有点小尴尬啊,李承搓搓手,朝两人笑着点点头,“不好意思,就是好奇,没有别的意思。”
许是见他衣冠楚楚看起来人模狗样,黑瘦老胡只是瞪他一眼就回过头去,没继续找他麻烦。
李承却不想就这么算了,转道两人的侧面坐下,摊摊手笑着道,“很巧,我就是一位古玩商,胡先生,能让我看看您的两件东西么?价格合适的话,我会考虑收下他。”
“你?古玩商?”那姓胡的上下打量一番,明显不信,太年轻。
“是不是……看看你的货品,又没损失?刚才你不是已经展示过了么?”李承耸耸肩。
那位架脚
大汉,这会终于将脚从椅子上挪下来,同样看着李承,又转头对老胡说道,“衣服穿的不差,像是高档货,应该不缺钱的那种。要不……你给他瞧瞧?”
呃,李承被他说乐了,关中大汉,就这么直爽?这话当面就说?
这两位应该都是非主流土夫子,不知道行业规则,就是纯走运“撞”古墓的那种,否则哪会发生这种事?
“你真要?”老胡又将脚边布袋提上来放在膝盖上。
“额,我得先看看货吧?”说实话,李承也没想好收不收——这两柄剑烫手,可偏偏又是精品,黑漆古青铜柳叶剑不说,那柄镶金带鞘的短刃,更是珍品。
国内春秋战国青铜剑发现不少,可是你见过几柄带鞘的?李承很怀疑是玉剑,金鞘玉剑,那可就非公侯不可陪祀,妥妥的国家一二级文物。
老胡这次没磨叽,又掏出那把柳叶青铜剑,放在李承面前。
青铜器很怕沾汗渍,李承将挎包打开,利索的取出手套、放大镜。其专业范儿,把老胡和老高看愣了,莫不真是古董商?
拿起青铜剑,先放在笔端闻了闻,一股子土腥味,还有淡淡的锈迹味——土壤沁入青铜表面但又没有生锈,所以味道很淡。另外,没发现化学药剂味道,这点很重要。
食指沿着柳叶形走向的剑脊走一遍,脊线很稳,没有凹槽或变形;再走一遍剑从(剑脊与剑刃之间的斜面),有轻微的拉手,这是因为土壤颗粒沁入表面的缘故。
李承很怀疑昨天晚上挖出来之后,老胡用水洗过,而且用干毛巾擦过,否则拉手感要更强烈。
有关青铜器清洗问题,国内国外看法不一。
国内考古专家喜欢原汁原味带土锈和铜锈的那种,而国外文博界,基本上都会用各种药剂将铜锈、土锈,全部清理干净。因此,参观国内国外博物馆,差别很大,国内的高古青铜器往往铜绿斑斑,而国外的,则弄得干干净净。
无论哪一样,问题不大——铜元素很稳定,洗
不洗的无所谓。
确定这是一柄真正高古青铜剑之后,李承才将铭文一面翻过来。
难怪自己看不清了,这两个铭文,笔画之间的缝隙,填满了土沁,让笔画“长毛”,颜色与黑漆古相近,变得更难辨识。
有办法。
他再度翻翻万能的挎包,掏出一张柔软的复写纸,盖在这两个铭文上,在用餐馆的一次性筷子,一点点的平着磨蹭,不一会,两个较为清晰的阴文出现在复写纸上。
再拿复写纸扣在半透明的白纸上,依旧磨蹭,很快,白纸上出现同样的阴文,喏,再从白纸的反面观察这两个铭文,就成阳文铭文。
老胡和老高两人此时已经确信,眼前这年轻人不仅是古董商,还是高手——一系列眼花缭乱的骚操作,莫名觉历啊!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