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新诗是绍兴农家子弟,五十年代生人。风云十年中,他家隔壁,恰好被分配来一个喜欢画画写毛笔字的老头,他便天天跟着学,在书法方面,他还真的入门了。
这个老头子就是沈尹默先生的入室弟子胡问遂。
八十年代,屠新诗靠着一手让人眼前一亮的毛笔字,成为中海《青年一代》杂志记者。八七年,他留学北羡,在北羡挑费很高,那点积蓄很快就花光,好在他早年间随着胡问遂老先生读过《易经》,于是便在新州唐人街摆摊算命测字。
还别说,他连猜带蒙的,又有一手好毛笔字让人印象深刻,因此,他的算命生意还不错,从新州公立大学毕业后,一度想以此为生。
常在河边走的,总有出事的一天。
1992夏天,他给人看时辰批“开业大吉”,结果那天开业的华人商铺被当地势力砸了,他就成了出气筒和背锅侠,不得不离开新州唐人街,来到丹佛。
在丹佛,他开始反思,算命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办法还是老本行——媒体。他能说会道,又会写一笔漂亮的毛笔字,很快拉到一笔投资,创办了《中美邮报》。尽管是周报,还是中文,发行量很小,可毕竟是一份能提升逼格的报纸媒体,让他很快跻身丹佛华人圈的中上层。
辛格尔顿是丹佛的媒体巨头,提到华裔意见领袖,自然想起“媒体同行”。
如果这次辛格尔顿竞选成功,绝对会成为他的丰厚资历。
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有关屠新诗的事情,是马文涛给李承介绍北羡华裔意见人物时说的,他家典当行在北羡所有的唐人街都有店铺,这类消息,多了去了。
对于辛格尔顿邀请屠新诗担任华裔竞选顾问,李承还是乐见其成的,遂即点点头笑道,“行,我马上帮您联系。至于他是否愿意……我想,他会愿意的。”
李承很快通过马文涛的关系,要到屠新诗的丹佛联系方式。
接到李承电话,屠新诗正在陪着媳妇孩子吃饭,愣了愣。
他
早就知道隔壁州有一位华裔富豪,很年轻,丹佛华裔圈中一直传说,对方是某个家族的二代,生意做得很大,但一直神出鬼没,不愿意和老乡打交道。
他怎么给自己打电话?
当对方三两句聊完来意之后,他马上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和正在吃晚饭的媳妇孩子招呼一声后,立即穿衣出门。
丹佛华裔不算很多,因而没有唐人街,但在莱克伍德有两个毗邻的社区华裔比较多,屠新诗就住在其中一个叫做“fishbowl(鱼市)”的社区。
从莱克伍德到樱桃山庄很有一段距离,那辆福特被他开的飞起,半个多小时抵达,可到了庄园门口,想起自己两手空空不太合适,又花了五十美刀买了一瓶红酒带上。
屠新诗的卖相很好,四十岁左右,方面大耳,个头很高,一身西服笔挺,很有气度。
李承迎出别墅,微笑着与他握握手,又用汉语简单介绍了一下,免得对方搞错对象。
“屠先生,我是李承。这里是我女朋友的爷爷家,韩城人金博明,他是辛格尔顿竞选班底顾问团负责人,就是他把你推荐给辛格尔顿先生。”
尽管有些惊诧于李承的年轻,他还是很平静地握着李承的手抖了抖,微笑着对他点点头,同时又对站在台阶上的金博明点头示意,说道,“对于你还有金老先生,我都可以表示,能接到这份邀请我很荣幸,我一定会为了亚裔的利益,尽自己的全部力量。”
这话说得,漂亮啊,不愧是做媒体的。
这时李承用英语表述,笑着将金博明介绍给他认识,“这位是我未婚妻的爷爷,金博明先生,他也是辛格尔顿竞选团的策略顾问负责人。详细情况,他会和你聊及。”
屠新诗快走两步,主动向金博明伸出手臂,“金先生你好,能得到你的认可,非常庆幸,我就是杰尼图。”
金博明下了一步台阶,微笑着与他握握手,同时笑道,“杰尼先生的《中美邮报》我可是看过的哦,以后还希望给与韩裔一定的
关注与呼吁。”
老头子一上来就点明这次招纳对方成为竞选顾问的价值点所在。同时,他这么说也有点无奈。丹佛大都会区全部韩裔加在一起大约四千人,华裔总数大约八千到九千,还有一些留学生,因此,中文报纸还能生存下去,韩文媒体完全无法存活。
屠新诗回答的也很干脆,“致力于亚裔及其他少数族裔的权益保护,一直是《中美邮报》的办报宗旨。韩裔的权益与华裔基本一致,我会重点关注,尤其是这一次丹佛市场选举中,我会安排专门的团队进行跟踪报道。”
两人都属狐狸,话语滴水不漏。
李承将两人介绍认识之后,就坐在一旁陪茶,很少插话。
屠新诗最开始还以为他在矜持,屡屡还将他捎带上,可几次都被李承笑笑撇过,于是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