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都市言情>武侠:从华山开始的隐秘反派> 第502章 清廷的阴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2章 清廷的阴谋(1 / 2)

所以汉人在成年后就不能剃发了,需要把自己头发绾成发髻,再戴上发冠。

头发和衣冠,在古代文化中,绝不是单纯的仪容,他是尊严,甚至生命的象征,早在秦朝,剔除1个人所有的头发便是非常严厉的处罚。

在人类复杂的心理中,头发是1层对于心灵的保护,完全剔除头发,让1个人缺乏安全感。

头发的样式对于古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不同的发型,是华夷之辨重要的内容。

当时的中国北方胡人,几乎都有具有各个民族特点的发型,这些发型是为了方便他们的马上生活。

而有别于汉人的,可以说的是,汉人的发型是他们文明的象征,是他们心中优越感最直观的外在表露。

读过历史的许星辰心中却是知道,早期的满族发型并不是像影视剧中的那样,剃半个光头留1条粗长的辫子,而是有着严格的要求。

根据清朝初期所发布的规定【头顶只留发1钱大,大于1钱要处死】满人也要按照这个要求,在头顶只留下铜钱大小的1片头发,然后绑成手指粗细的辫子,必须要能穿过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

在当时,满族将这个发型称为【金钱鼠尾】据说为了搭配这个发型,男子的胡须只能留上唇左右十余根,可以说是【鼠头鼠脑】。

经过两百年的时间,满族的发型从【金钱鼠尾】演变到了【猪尾】最终才演变成剃半光头。

而对于汉人来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也就等于自残,是为不孝,所以在【剃发令】颁布后,遭到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

这让1大批原本已经投降于清朝的人,重新举起了反叛的旗帜,并且在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大大小小的起义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顺治2年继公元(1645年)发生的惨案【嘉定3屠】将近十万人遭到了屠杀。

由于嘉定百姓拒绝剃发十万多人在【乡绅候】峒曾的带领下起义反清,由于是农民组成的军队,所以战斗力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是清军的对手。

而清军在吴湘总兵李成栋的带领下,很快就击溃了起义军,攻入了嘉定城,在破城当天,李成栋就直接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这场大屠杀整整持续了1天,总共有3万多人遇害,其惨烈的程度根本无法言喻。

但这场惨烈的大屠杀并没有结束,正如同它的名字1样反复发生了3次。

在李成栋率军离开后的第3天,侥幸逃脱的幸存者返回了嘉定城,在1个叫朱瑛的义士领导下,他们再次集结了起来,对城中留守的清军进行了1场反屠杀行动。

于是在当天夜里,李成栋率军返回嘉定城,对正处于睡梦中的起义军进行了剿杀,这是第2次屠杀。

至于第3次屠杀是在2十天后,南明朝1个叫做吴之藩的将军率领自己的部下前来攻打嘉定城,周边的百姓对于清军的暴行十分气愤,所以纷纷加入了明军的队5,杀得城内清军4散溃逃。

不久后,李成栋再次率领大军平定了叛乱,顺带又屠杀了两万刚刚到达嘉定避难的百姓,至此惨死在清军手中的百姓人数多达近十万。

这场屠杀事件被称为【嘉定3屠】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江阴、苏州、嘉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叛乱。

这对清朝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平定了大部分,可是民间还是时常发生因为【剃头令】而引起的反清活动。

可其中,最令许星辰感到十分愤怒的原因,正是因为发布【剃头令】是清朝中的汉族官员提出来的。

在清军攻打南京城时,内院学士李若琳和孙之獬就曾提出,在南京城破城之日,应该让全国百姓都按照满族的发型剃发,衣服着装也需按照满族的样式。

根据《清稗类钞》中的记载来看,孙之獬当时提出的理由是:“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恰好此时的多尔衮还在思考到底要怎样才能让汉族与满族摒弃前嫌,和平共处,而孙之獬的提议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也是能最快看到效果的办法,但实际上孙之獬等人之所以会提起此事,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

因为早在清军刚刚攻进北京城时,孙之獬与李若琳就已经剃好了头,在家中等着清军的到来,而这1举动只为为了奔1个好前程。

可是让孙之獬与李若琳他们没想到的是,清军在后来取消了剃头的旧规,所以后来归顺清朝的明朝旧臣都保留了原来的发式。

这让他们两个主动剃头的官员显得十分尴尬,脑袋上就差写着【汉奸】2字了,所以当他们穿上满族朝服时,总是与满族官员站在1起。

可是满族官员觉得自己高汉人1等,并不愿意接纳孙之獬等人,而当他们站到汉人官员的队5中时。

同样也遭到了驱逐,因此孙之獬与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