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的改变,对于他们来说,太过于遥远。 斐潜为什么在长安三辅能够拥有稳定的民心,除了农学士工学士在努力开民智之外,其余大部分的功勋都是要算在『福利』上面。 首先斐潜安置了大量的流民,给了这些流民耕田和住所,虽然说要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偿还租金,但是无形当中就等同于将这些民夫捆绑在了斐潜政治集团身上。即便是最傻的民夫,都清楚一旦斐潜倒下,那么他们的田地和房屋就会被其他人剥夺,抢走,因此支持斐潜,就等同于是在支持他们自己。 而一旦斐潜想要在山东『收买民心』,因为山东人口基数庞大,所以必然导致开销暴增,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暂且不论过程当中是否有山东官吏,地方豪绅上下其手,就算是斐潜用自己人,用巡检农工学士来办理,也一样承担不起庞大的开支。 另外一方面,现在关中不管是兵还是民,对于山东江东之地的人都有心理上的优势,毕竟关中的待遇天下第一,而一旦斐潜真的迅速击败曹操孙权,那么一碗水端平之后,大家都一样了,必然有人不服。 若是一碗水端不平,那就更精彩了。 因此,不如让曹操和孙权先去点个火……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曹操和孙权或是对此有所察觉,或是恰巧碰在了一起,进而变成了当下这样的局面。 不过,既然已经是如此了,也就只能是乘势而行。 庞统微笑着,『知否,如今长安城内,已有北域赵子龙心怀不轨,多有二意的传闻?』 『Σ(oдo)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