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弥此时看着像被电击一样的两人,感觉挺有意思的,将面前茶杯斟满,淡定的品着香茗。
这时还要说老朱的心理素质好,不愧是从大风大浪里走过来的,很快就清醒过来,也拍了拍朱标的手点醒了他。
两人看着淡定品茗的宗弥,一阵无语,这小和尚还真是过分,随意扔下一个这么劲爆的问题还这么事不关己的在那喝茶。
老朱心里感觉爪子挠一样,赶紧急切问道:“小师父,刚才只是第一点,那第二点是什么?”
宗弥看他们两个调整了过来,就微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心理承受能力怎么样啊?第二个会更刺激啊,我可不想说出来把你们两个刺激个好歹来。”
老朱直接说道:“小师父,你放心说,咱承受得住。”
“好,那我们继续说,当今圣上给所有亲王都分封出去,等成年之后就要去封地就藩。
这一国策你们都还记得吧!那时候也有很多官员反对,可是当今圣上还是一意孤行直接将其定了下来。
其实当今圣上的想法也是好的,一个是全国百姓都供养着整个皇室,他自然不会欣然接受,所以才把朱家子孙都封出去,让他们为老百姓镇守边疆。
另一个就是他要给他的好大儿,现在的太子清路,不想出现皇位争夺,也不想后辈子孙同室操戈,自相残杀。
所以才说当今圣上是好家长,好族长,为了子孙后代操碎了心。
可是当今圣上还是想的简单了,太子继位还好,可是后承之君呢?
没有一个君王能够容忍同姓亲王拥兵自重,再加上朝堂中的那些大臣为了自己的晋升,肯定会进言让其削藩。
而就算没有大臣进言,后继之君也会暗示近臣的,而削藩可没有好么好削的。
如果是个强势之君,那这些亲王可都没有好下场,要不抗旨被杀,要不就是直接拉到京城软禁。
如果是个弱势之君,那肯定会有亲王随便打个理由强势起兵,将皇位占而居之,这样也还好,最起码皇位还是姓朱的。
可是战斗代表着什么,就代表着灾难,所以正如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大明四周都盘踞着一群凶狠的恶狼,有这个机会,还不直接对大明发兵,这样的结果要不求和,要不就是消耗巨大代价将其赶出边境。
此时的大明最起码要退后几十年,如果为君者一个决策失误,更可能有灭国之机啊!”
“那直接让当今圣上列出祖训,不允许后继之君削藩,这问题不就解决了?”老朱想了一会直接说道。
“哈哈,你还是想简单了啊,我可以给你们分析分析啊。
当今圣上将所有的亲王都分封出去,那封地里的官员是听朝廷的还是听王爷的?
这些地方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吗?
如果是一个仁德的亲王,那封地里的百姓还好,最起码还有好日子过。
但是如果是一个暴虐的亲王呢?那他们治下的百姓哪还有好日子过啊,这跟在元蒙统治下的老百姓还有什么区别。
看猪老伯也是从劳苦日子过来的,也应该知道在那种情况下日子有多难过。
如果再遇到一个弱势君主,那各地亲王更不会在乎朝廷律令了,那就是各个国中国啊。
而人的野心是压不下去的,最后的结果就是五胡乱华,那时的悲惨依旧历历在目啊。
这样的大明还能存活多久?老百姓的日子还怎么过啊!”
朱元璋朱标两人真没想到宗弥那三十六度的嘴里怎么说出这么冰冷的话,两人如同处于冰库一般浑身颤抖。
他们俩都是聪明人,按着宗弥的话直接往下推演,这两种结局发生的可能性都极高。
而宗弥则是心中暗笑的看着面前的两人,对于已经了解整个明史的他来说,之后的朱允文 上位果断削藩,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起兵,荣登大位。
而朱棣也是一明君,治国强势,将大明的国威传播的更远,根本没有他说的这种情况。
可是预防于未然,这分封之策本来就有很大问题,早日更改,可让大明的国运持续更久。
宗弥微笑的看着面前那都快哭出来的两人,轻声说道:“还有第三点呢,两位要不要再听听?”
老朱听了宗弥的话,苦着一张脸道:“小师父,你还有几点啊,咱怕咱会承受不住啊!”
看着老朱那张脸,宗弥心中成就满满,之前都是这洪武大帝各种杀伐果断,怎么可能会在人前露出这一面啊。
虽然心理活动很多,可是他的表情没什么变化,淡然说道:“不多不多,还有两点!如果你们承受不了,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那就不说了。
看这时辰,也到吃午饭的时候了,要不今天就到这?“
朱标听到这话,直接拉住宗弥的袖子,一脸祈求道:“小师父,都已说到这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