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着绯色官服的白发苍苍的老者,在看完由内阁那边所公布出来的具体名次后,不由得大惊失色。
“什么,第一名居然是郑王的儿子朱载堉!”
那名老者的话音刚落,一旁很快便有官员站了出来,向老者询问道。
“郑王,哪个郑王?”
那名老者闻言,颇为倨傲地瞥了那名发问的官员一眼,出言解释道。
“哼,你们有所不知,郑王殿下在嘉靖二十九年的时候,曾经上疏劝诫陛下……”
那名身着绯色官服的老者刚起了个头,紧接着,他便无意间瞥到了人群当中的赵贞吉。
随后,那名老者仿佛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般,当即停止讲述,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现场。
众人的好奇心刚被老者勾起来,却看见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现场,不由得开始抱怨起来。
“真是的,还不如不讲呢!”
“是啊,讲个开头,人就一下子没影了!”
在抱怨几句后,众人便将话题重新转移到了朱载堉的身上。
“话说,你们有谁知道这个朱载堉是何来头吗?”
“朱载堉就是郑王殿下的儿子,据说其为人刚直、机敏聪慧,更十分精通音律乐谱,在我大明的士林当中,也有很大的名气,将他拟定为第一名,实在是实至名归!”
“是啊,朱载堉的名头,我也听说过,再说了,本次考试历经两次评阅,肯定是十分公平的!”
紧接着,众人便开始就朱载堉这个人讨论了起来。
人群当中的赵贞吉,在将由内阁那边公布出来的具体名次,浏览完毕后,便在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下,转身向着督察院所在的方向离去。
赵贞吉身为监察御史,自然对于当初郑王朱厚烷上书劝诫嘉靖,请求其不要服用丹药,以求长生一事,有所了解。
“居然是郑王的儿子朱载堉拔得头筹,难不成,是陛下那边打算……”
赵贞吉如此想着,旋即收敛心神,并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
紫禁城,乾清宫外。
此刻,郑王朱厚烷看着眼前近在咫尺的乾清宫,脸上满是局促不安的神色。
昨天晚上,是他在宗人府待的最后一晚,一想到今天将要面见嘉靖,他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
自从嘉靖二十九年以来,他便一直被圈禁于宗人府,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一年了!
当他从宗人府出来以后,便打听到,嘉靖不仅命令锦衣卫将为其炼丹的陶仲文等人,悉数处死!
而且还将盘踞于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彻底剿灭,更是在对外战争中,击败前来劫掠的鞑靼大军,并生擒了鞑靼大汗!
眼下的大明,国库异常充裕,国力也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上升之中。
“陛下啊陛下,您总算是醒悟过来了!”
朱厚烷如此想着,脸上满是欣慰的表情,正当朱厚烷思绪翻飞之际,只见吕芳迈着悄无声息的步伐,来到了朱厚烷的面前。
“郑王殿下,陛下在里面等您,您可以进去了!”
“嗯,有劳吕公公了!”
朱厚烷听闻吕芳此话,猛地回过神来,向其拱了拱手,表明了自己的谢意。
随后,朱厚烷便在吕芳的引领之下,踏上了乾清宫的阶梯。
在进入乾清宫以后,朱厚烷的视线,便与此刻正坐于龙椅之上的嘉靖相交,双方的视线,仅仅交汇了那么一刹那,便各自移开。
“微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音落下,正当朱厚烷打算向嘉靖躬身行礼之际,却被嘉靖拦住了。
只见嘉靖摆了摆手,看向朱厚烷所在的方向,转而出言吩咐道。
“不必了!”
在这之后,只见嘉靖看向侍候在一旁的太监,转而吩咐道。
“来人,为郑王赐座!”
“遵命,陛下!”
嘉靖的话音刚落,很快便有太监上前,为朱厚烷准备好了座椅,并在上面铺上了软垫。
朱厚烷见此情形,脸上顿时浮现出受宠若惊的表情,随后,只见其喉咙动了动,俯下身体,恭敬应声道。
“多谢陛下恩典!”
“嗯,坐吧!”
朱厚烷闻言,未作推辞,径直坐到了椅子上,正襟危坐,不敢有丝毫动作。
只见嘉靖将目光从朱厚烷的身上收回,挑了挑眉,紧跟着询问道。
“吕芳说,你想要见朕一面,说吧,找朕有什么事?”
朱厚烷听闻嘉靖此话,当即将内心纷乱的想法悉数压下,鼓起勇气,紧跟着询问道。
“敢问陛下是否打算,在西南一地,重新施行改土归流的政策?”
嘉靖在听完朱厚烷所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