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北宋捞兄日常> 第 5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7 章(4 / 7)

他比苏轼要小上三岁,却处处压苏轼一头,纵然苏轼不会介意,但偶尔也会有失落吧?

欧阳修看着他:“子由,方才你可是见到我那块砚屏石呢?”

苏辙是连连夸赞。

欧阳修笑道:“其实除了这块砚屏石,我还有一块,一直私藏着没有拿出来罢了。”

“说起这块砚屏石,我得来并不容易,一早就听说虢山有这样一块砚石,

几次派人去找寻,卖家都狮子大开口▲▲[,直说想要得到这块砚石的人是数不胜数。”

“后来几经波折,我这才买下这块砚屏石。”

说到这里,他是自嘲一笑:“可有一年我机缘巧合去虢山一趟,发现这等砚屏石虽不说随处可见,却也不是千金难求,我私藏的那块砚屏石才花了六十贯而已,只有我书房那块砚屏石的十分之一,你可知道其中缘由?”

苏辙点了点头:“想必是您书房那块‘月石砚屏’名声在外吧。”

他隐约猜到了欧阳修话中的意思。

一块砚石尚是如此,更别说一个人,名头越响,在朝中,乃至在汴京的话语权就越重,旁人越是敬重他,别说有朝一日想救苏轼简单许多,甚至有些人看在他的面子上,想要对苏轼下手时也会掂量几分。

这就是所谓的不看僧面看佛面。

聪明人与聪明人说话,是点到为止即可,不用说的太明白。

欧阳修笑道:“如今我也算得上你的恩师,我的话你总该听上几句的,今年会试,我只望你莫要藏拙,全力以赴。”

“至于你想的韬光养晦,不引人注意,若来日子瞻真遇事,不是还有我在吗?我若能帮,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苏辙自知道这话有千斤万斤重,连忙道:“多谢欧阳大人。”

欧阳修原还要再叮嘱他几句,谁知就有仆从前来相请,说是有宾客来访。

欧阳修这才起身离开,他没走几步,身后的仆从不解道:“……这些年大人的门生不计其数,小的甚少见大人这般偏爱过谁。”

欧阳修淡笑道:“不过是见这孩子格外懂事聪明罢了。”

“他们兄弟两人感情极深,我想,若有朝一日子瞻知晓他弟弟一直为他藏拙,怕是心里也会难受的,况且,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苏辙却是听君一席话受益良多。

回去之后他便是愈发奋发苦读起来。

到了桃花杏花开时,就到了会试这一日。

会试总共三场,每场三天,天公作美,到了二月初九会试这一天,春雨终于停歇。

从前乡试时,苏家上下几乎全员出动送苏辙与苏轼前去赶考,可如今身在汴京,却唯有苏洵一人。

苏洵几次会试落榜,陪着两个儿L子行至贡院门口,纵然千言万语,可话到了嘴边却不知如何开口。

一是羞于开口。

二是担心不已。

就连一向颇为自负的苏轼听到这次会试的举子中是高手如云,也不敢像从前那般大放厥词,直道:“爹,您别担心,我与八郎定会全力以赴。”

苏洵微微颔首,眼神落于苏辙面上。

苏辙却有几分从前苏轼身上的影子,笑道:“爹,您等着好消息就是。”

随着一声铜锣声响起,他们兄弟二人就步入人群之中走了进去。

相较于从前乡试,苏辙并不十分担心。

一来这几年的时间里,他的

学问是日益精进,好几次看出苏轼文章中的不足来,是有自信的资本的。

二来在会试之前,他们早就仿照郭太白从前教他们的方法,自行在家中模拟会试数次,因年岁渐长,身体比从前也更好。

三来则是他知晓历史,想着他们兄弟两人的才学很快就要名扬天下。

这三条皆是定心丸。

步入贡院,苏辙是下笔如有神。

九日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等着苏辙出贡院时,已是神色憔悴,苏洵等人早就候在门口,一看到他,元宝很快就冲过来扶着他:“少爷,您没事吧?”

苏辙摆摆手,直说没事。

不远处的苏洵已快步上前,询问他考的如何。

苏辙想了想道:一甲应该是没多少问题的。?”

一甲大概就是前十名左右。

苏洵面上一喜,他太清楚苏辙的性子,若苏辙没把握,是绝说不出这等话来。

但他也知道苏辙累极了,如今不是说话的时候。

苏辙等到苏轼出来,兄弟二人互相询问彼此考的如何后,这才坐上回家的马车。

一回去苏辙略用了些清淡的吃食,就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他一觉睡了很长时间,足足有一天一夜,睡了醒,醒了睡,有的时候竟不知道自己是醒着还是在做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