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人就觉得很可惜,为什么这个火箭的一二级不能回收然后充分使用呢,这样一来不就是可以大大节省成本了吗。
于是就有火箭可回收重复使用技术,其中就比如大名鼎鼎的猎鹰火箭,还有就是咱们国家浩宇科技的建木系列火箭。
而建木二号系列火箭呢,作为浩宇航天第一枚可回收重复使用技术火箭,则就可以实现一级火箭回收,和整流罩回收。
二级火箭不能回收吗?主持人询问道。
听到主持人的话,周教授笑着解释道:“是这样的,不管是一级火箭还是整流罩,都是在大气层内工作的,所以整个回收工作都是在大气层内进行的。
而二级火箭呢,则需要突破大气层进入太空。这样一来回收难度就会加大,成本自然也就直线升高,除非能够降低成本,否则回收二级火箭充分利用就有些划不来了,还不如造新的呢。
而刚才所介绍到的整体回收,是浩宇航天去年实验成功的一项技术,那就是他们掌握了火箭的二级回收技术,并在去年成功的将二级火箭回收实验成功了。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火箭的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实现每公斤千元级别都不在话下。未来我们普通人想要进入太空的话,这项技术将会是关键。”
因为它足够便宜?主持人问道。
周教授点点头道:“对,因为它足够便宜,这样我们普通人才能够负担得起前往太空的船票。”
您继续。主持人说道。
周教授点点头继续讲道:“除了成熟且成本低廉的运载火箭之外,浩宇航天还有非常成熟的地面测控网络,包括在西北那边的航天测控中心,着陆场等等,这些不但可以为他们提供便利,还能够极大的节省任务成本。
最后就是卫星了,浩宇航天在航天技术领域深耕多年,掌控了从卫星到航天器,再到地外探测器,载人飞船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技术实力非常雄厚。
而这颗卫星呢,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捕捉到这颗退役报废气象卫星,就是得力于他们出色的卫星分控系统。
并且通过这种可拖拽分离式捕网的方式,能够实现一颗卫星捕捉多颗报废卫星和轨道碎片垃圾的能力,这样无形之中又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这样整体算来呢,就可以将整个太空轨道垃圾的清理成本控制在了一个非常低的范围之内,有利于这项技术持续下去。”
陈总师,您说这项技术很难,那它难在哪里,为什么会这么难?主持人转向陈总师问道。
陈总师点头应道:“是这样的,首先地球近地轨道非常巨大,从地面上升一百公里就是着名的卡门线,这被誉为大气层与太空的交界线。从卡门线,也就是距离地面一百公里到两千公里这个范围之内,都可以被称作近地轨道。
而目前地球百分之九十九的卫星和航天器都在这个高度内活动,这个范围之内也是太空垃圾漂浮最多的区域,基本上涵盖了百分之百分之九十九的垃圾碎片。
目前在地区近地轨道空间中,超过一公分以上的垃圾大概有五十多万枚,甚至更多。这些碎片除了一些自然天体外,其它大部分都是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碎片。
在这其中,大的碎片垃圾呢,也有数万个,其中不少都是过去各国发射升空已经退役的各类卫星,航天器。
我们就拿这次实验中要捕捉的这颗气象卫星为例,它的体积不大,含太阳翼帆板也就是十米左右。
而要在这忙忙的庞大近地轨道空间中找出这颗卫星,并进行精确定位,这就很考验地面的遥测观察能力,必须要先由地面来遥测观察到这颗卫星,然后计算它的飞行轨道,速度,然后才能够发射卫星呢。
当这颗捕捉卫星,也就是实验中的环卫一号发射到预定轨道之上,然后就需要自动变轨,来寻找这颗气象卫星了。
地面的遥测观察存在一定的误差,增误差大概好一点可能几公里,差一点的话就是十几公里,几十公里。
先不说如何在忙忙的轨道空间里面找到这颗卫星,就说在这几公里,十几公里的范围之内,找一个十米大小的东西,这很很困难。
所以这就需要利用环卫一号身上所搭载的探测设备来进行扫描侦测,找到这颗卫星,然后在靠上去。
说是靠上去,其实就是慢慢的接近过去,这一点堪比我们航天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技术,甚至要比那个难度更大。
因为我们是知道空间站的精确位置信息的,我们是在了解这些信息后然才实现精准对接的。可环卫一号不是,它不知道这颗卫星的精确数据,只有大概数据信息。
所以它需要实时的根据这颗退役气象卫星的数据信息来调整自身姿态,速度,接近角度,从而才能安全的靠近这颗卫星。
我们可以从这次公布的部分影像画面中看到,这颗退役的气象卫星并不稳定,它是属于已经失控,正在翻转高速运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