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玄幻魔法>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第66章 太子大补酒!二弟你又坑我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太子大补酒!二弟你又坑我啊!(2 / 7)

…感谢陛下门客给我省了两成利啊!”

“……”

孟端只觉得自己现在里外不是人了啊。

算了,看在中原百姓的面子上,他们愿意损就损吧。

……

湖广行省,两广总督府内。

朱标接过赵庸拿来的信,急不可耐的看了起来:

“二弟给我的信,他肯定是想我了,哈哈……呃……”

太子大补酒……

这是什么?

再看看朱元璋起的名,宫廷御制。

再看看马秀英的——琼浆玉液。

自己:太子大补酒!

二弟,你也不能这么坑你大哥吧?

叫太子酒也就算了,现在竟然在里面加了大补两个字……

我朱标只是缺乏锻炼,哪里需要补了啊?

朱标很郁闷,没想到自己在二弟心中,竟然需要进补。

难受,想哭。

赵庸也看到了这封信,当即勃然大怒:“二皇子行事,越发无法无天,太子殿下您何等身份?竟然拿来卖酒?陛下、陛下糊涂啊!他怎么能如此轻信二皇子!”

当即,赵庸就想写奏折,弹劾朱楷,却被朱标阻止:“算了,算了,二弟是心里有我的,你看这太子大补酒所得利润,有五成归于湖广之地吗?正好可以拿这些利润,填补湖广财力匮乏的问题。”

“殿下,账不能这么算。”

赵庸如此对朱标说道,“这酒如果交给百姓去做,那得利的才是百姓,二皇子这么做,只会给自己带来美名,于殿下、于湖广都没有裨益。”

“交给百姓?呵呵……赵庸,人的胃口是永远满足不了的,他们有了钱,你能保证他们像二弟一样,把利润交上来,将其用于湖广的建设吗?”

朱标现在根本不相信什么所谓的‘与民争利’这套说辞,他所看到的民,只是赵庸这些士大夫让他看到的民,并非是真正的百姓。

赵庸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朱标打断道:“不必说了,我相信二弟,还有……关于生意上的事,你不必插手,如果我知道不错的话,赵庸你的亲戚们,在你来湖广的时候,就已经跟过来了吧?”

“在应天的时候,你的小舅子经营着三家酒水行,后来售卖于其他商人,可有此事?”

“这……”

赵庸无言以对,但他却信誓旦旦的说道:“殿下,臣是官,但臣的亲属也是民,并且臣有要求他们,不能做枉法之事,请殿下明察。”

“哦。”

朱标哦了一声,对赵庸说:“那明天你把他们喊过来,问问他们冒充百姓,收了荆河两岸一千顷良田的事吧,还有土豆和玉米、地瓜的种子,这些也要让他们说清楚。”

“……”

赵庸显然是知道这件事的,“殿下,那是荒地。”

“韩国公家中的地,也是荒地,荒地也是百姓的土地,不是你赵庸亲戚的私田!”

朱标没有给他再解释的机会,“在湖广,我要均分田亩,代天授田!不管是谁,都不能僭越了规矩。”

赵庸听到朱标的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感觉到,现在的太子,和以前的太子……好像不太一样了啊。

咬咬牙,赵庸对朱标说道:

“臣,这就回去,让他们把土地退回去。”

“嗯。”

朱标提前把这件事告诉赵庸,就没打算要追究他的责任,然后说道:“赵庸,如果你的亲戚想做生意,可以来找我,我可以和他们合伙做生意。”

“殿下,您怎么可以……”

朱标淡淡的说道:“父皇给了我一位可以信得过的人,是个经商世家,他来就是帮我处理商贸上事情的。”

没错,朱标带来的人,正是沈荣——沈万三的儿子。

朱元璋把沈森留在应天帮助刘基,而把更加老练的沈荣带到湖广帮助朱标。

把最好的留给朱标,可见,朱元璋对朱标的重视程度。

赵庸——工具人而已,听话就好。

不听话,他的那些亲戚们,把柄都握在朱标手中,他还怕赵庸不听话?

朱标让赵庸离开,开始给朱楷写信,写了厚厚的一沓,几乎把来到湖广的事事无巨细的都告诉了朱楷,言语中朱标很有信心,想着等把湖广建好,然后请朱楷来看。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也是第一个从应天府走出来的皇子,他信誓旦旦的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也给自己的弟弟做出一个榜样。

现在看起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

“这酒,你要编故事,别人是卖酒,而我们则卖的是故事。”朱楷来到魏国公府,在徐妙云的闺房里,正在教她做生意的事:“我让罗贯中写了不少卖酒的故事……这叫酒文化,我们卖的是酒文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