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然后说道:“等会我将继续东进,你在这里收拾好部落,等着被大明的军队接收吧,把头剃成和我一样的,他们就会知道,你是自己人。”
“当然,在我离开以后,你可以带着你的族群去更北方投靠王保保,但你是我的好兄弟,我记住你了,你若是敢去投靠王保保,那我们就不是好兄弟了。”
朱楷露出自己的肌肉,非常认真的对他说道:“当然,你是我的好兄弟,我不希望再次在草原上看到你。”
“……”
部落首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但却不得不承认,朱楷带给他的震慑力是多么的巨大。
一句好兄弟,收服一个不落,像朱楷这样的人,也是没谁了。
当然,这个好兄弟并不牢靠,朱楷还威胁着别人呢。
……
就这样,朱楷一手刀,一手胡萝卜,在草原上走了一圈,多出来好多个好兄弟。
当然,这些好兄弟的部落,不一定都会听话,他们很有可能会去投奔王保保。
可朱楷并不担心,这些部落会不听话。
而且,他也做好了这些部落不听话的准备,反正活命的机会已经给他们了,他们如果不想遵从,那就遵从他们,然后杀了就是。
大家都是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怎么选择,看他们自己就是。
当然,朱楷很快就见到了不听话的部落,明明已经把头给剃了,还在草原上乱转。
这些人也真有意思,他们不好好的往西或者往北走,反而跟着朱楷往东走,这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吗?
连续杀了两个不听话的部落,朱楷的恶名逐渐的在草原上传开,很多的部落都知道,现在在草原上的明军中,多出来了一个恶贯满盈,杀人不见血的大明皇子,嘴上口口声声的喊着好兄弟,下刀子比谁都快。
臣服,或者死亡。
除此之外,再无第三种选择。
朱楷的身份,在草原上并不是秘密,而且之前他从大营的背后杀出,把王保保杀穿,已经被王保保关注,并且已经打探到关于朱楷身份的消息。
那些被朱楷强令剃短头发的部落,因为畏惧王保保的威势,并且认为一旦大明军队从草原退去,这里所有的一切又都会成为王保保的势力范围,他们怎么都觉得自己应该臣服于王保保。
当王保保得知,朱楷在草原的部落中,下达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后,气得牙痒。
朱楷如果只是在草原上杀一阵,王保保倒是不会觉得朱楷这么做有什么问题。
可问题的关键是,朱楷现在是要断人后路!
蒙元已经从中原地区被赶走,现在草原也不再是他们的后花园,而是要跑到更北的地方安营扎寨,可是极北之地苦寒,无法把草原上的所有部落养活,没办法……他们只能继续装作两不相帮的样子,对大明王朝明里一套背地里一套,与蒙元暗通款曲。
王保保听着被剪掉头发的部落首领申斥着朱楷的恶行,心中更加焦虑。
不能让朱楷再这么在草原上肆虐下去了,这家伙不讲武德,为了胜利连牧民都敢威胁。
这不是掘了蒙元的根吗?
“一定要收拾朱楷!”
没有丝毫犹豫,王保保就下了决定,要在解决徐达大军之前,把朱楷这个麻烦给收拾了。
朱楷一路向东的作战行动,同样让王保保感受到无比巨大的压力。
东边有什么?
有粮仓!
蒙元之所以在撤退到极北苦寒之地后,就是因为在关外的粮仓没有被大明攻占。
种粮食已经不再是中原百姓的专利,宋元之交,与草原上民族的交锋非常多,不少的中原百姓、工匠被掳掠到关外,为他们提供粮草和器械。
被掳掠到辽东的百姓发现,在这里虽然低人一等,上面受尽剥夺,但是这里的土地肥沃,亩产粮食比关内的还要多,中原百姓对土地的热爱是无比深沉的,他们看到肥沃的土地,就像一个饿了好几天的饿汉扑到包子上,大快朵颐。
经历过几代人的发展,这里成为了关外的粮食供应基地,王保保自然也非常清楚,粮食对于蒙元意味着什么,所以辽东被他派了重兵把守,蒙元的皇帝也知道辽东粮食基地的重要性,同样也派了重兵。
朱楷一路向东杀过去,如果真的像初生牛犊般横冲直撞,他真的有可能杀到辽东去。
“必须要限制住朱楷!”
王保保站在舆图前,看着地图思考着作战计划。
朱楷的行动路线非常清楚,就是在蒙元和大明交战过的地方前行,这里有部落,有大明的军队,却因为蒙元新败,全线退防,给了朱楷可以肆无忌惮的空间。
限制朱楷,必须要再次压上,可徐达已经反应过来,如果再继续在草原上缠斗,对蒙元来说,这样的损失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