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比较接受这个版本。
他认为洪承畴在孔家店摸爬滚打半辈子,熟读圣贤之书,绝干不出投敌卖国的勾当。
不到三天,崇祯拟定出对于洪承畴的各项褒忠荣典。
赐溢忠烈,赠太子太保,赐祭九坛,这是明朝最高规格葬礼。
又在京师和洪承畴的家乡福建,分别建立昭忠祠。
昭忠祠是中国古代为纪念卫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而建的庙宇或祠堂,以昭示忠良将士之意而起名。
大明百姓最为崇奉关羽,朝廷在京师关帝庙附近建昭忠祠,显然是将洪承畴比作是关羽。
朝廷之上,纷纷议论,都是对洪承畴赞许的话。
皇帝亲自为殉国大臣赐祭的机会,十分难得。
洪承畴的亲戚朋友,生前故旧,都觉得倍有面子。
哪怕是只有一面之缘的朝臣,也都主动跑来送挽联。
书法好的自己题字。
书法不行的就花钱去请别人代作。
一时间,洪承畴的祠堂里,堆满了各种名家书法笔迹。
随便一幅传世,都价值不菲。
周鉴曾通过太子劝过崇祯,莫要如此,小心被打脸。
可太子却道:“父皇私下与我说,不管洪承畴死没死,朝廷都要祭拜。”
“若是因为怀疑而不祭拜,岂不寒了忠勇将士的心?”
周鉴恍然。
往最坏的想,若是洪承畴没死,被俘虏了。
当他得知大明皇帝如此看重自己,想来也会以死报国。
原来姐夫耍了个心眼子。
只是谁能想到,打脸居然来得如此快?
正当京师正阳门外,崇祯皇帝率文武百官,在庄严悲凄的哀乐声中向洪承畴的灵牌致祭时候。
辽东盛京城中,正举行着隆重的受降仪式。
洪承畴,剃头降清了!
消息很快传到京师,掀起了轩然大波。
崇祯傻眼了。
百官傻眼了。
“洪承畴,竟如此厚颜无耻!”
谁能想到,祖祖辈辈饱读圣贤书的洪承畴,居然投降了!
这一日。
正阳门月城内,奔来一队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