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了。场面突然陷入了寂静,有点迷之尴尬。
“叔叔你好。”一边的褚苏笑吟吟的说道:“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来自国
外大型企业的前辈,这是我爸爸。”他指了指褚国振,“他不太放心我自己一个人来展会,所以就陪着我来了。”
元一郎这才明白为什么褚国振身为董事长却出现在这里。
褚苏接着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到外面找个地方聊聊好吗?”
元一郎惊讶的看了一眼褚苏,刚才褚苏拿着麦克风有条有理的介绍产品的时候,就已经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了,现在褚苏一开口,又表现的进退有据,不卑不亢,有一点商业老手的模样,这些特征出现在一个七岁小孩的身上,实在是太让人惊奇了。
“我儿子比较特别。”褚国振微笑着说道:“请不要介意。”
“不,您的儿子很棒,非常棒。”元一郎笑道:“他说的没错,这里不是聊天的地方。我们到外面找个地方聊聊可以吗?”
褚国振和现场人员吩咐了几句,带着褚苏和几个索尼员工出了展厅。这个时期的北京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地方去,几个人干脆找了个饭店,要了个包间,胡乱点了几个菜,就在包间里聊起来。
元一郎的国语说的很流利,人也比较健谈,笑呵呵的先从几件展会上的趣事说起,拉近大家的距离。褚国振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当过兵,在工厂里干过,还跑过莫斯科当过倒爷,连抢火车都遇到过。绝对称得上是见多识广,再加上在万燕历练了一段时间,已经成了老油条了。元一郎说什么他就应和什么,两个人聊得有来有往,就好像是一见如故的老朋友一样。
终于,还是元一郎首先沉不住气了,毕竟万燕对索尼没有所求,vcd关键的解码芯片来自美国,索尼虽然提供了核心驱动设备,可是他并不是
唯一的供应商,同样有松下也可以提供这种设备。所以两方面体量上差距巨大,但是在这种会面上,却是万燕占了上风。
“褚桑。”元一郎笑呵呵的说道:“我对贵公司的创新能力深感钦佩,vcd设备非常棒。”
“哪里哪里。”褚国振低头喝了口茶,没有接话,他有点摸不清索尼的来路。
“这样说吧。”元一郎笑道:“我们对vcd这种全新的技术非常感兴趣,所以想和贵公司进行更进一步的合作。”
褚苏坐在一边,嘴角一勾,笑了,果然不出他之所料,索尼就是为了vcd技术来的。
关于这一段历史,褚苏了解的并不多,但是他大概知道一些,在九十年代的时候,索尼已经开始确定下一代的视听载体了,他们选定的就是光盘。光盘比传统的磁带技术要先进许多,无论是从价格上,材质上,还是容量上,光盘都有很好的优势。如果索尼能够主导这次光盘变革的话,他们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主导了一个行业。事实也是如此,从cd开始,一直到蓝光,索尼一直都在光盘载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cd还不是霓虹人发明的,但是后继的dvd,蓝光,却是索尼开发出来的。
现在正是索尼推广这项技术的初始阶段,他们现在面临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消费者的使用习惯。磁带和录像带已经大量的占有了市场,想要让光盘取代这个市场,就必须要有新技术和新产品产生,让大家感觉好用,并且愿意为此消费才可以。视听媒体就是光盘应用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vcd的出现,让索尼看到了某些他们需要的东西。更关键的是,万燕,拥有vcd的整机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