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浅间便靠在沙发上继续看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从短期着眼,我们只是我们所创造观念的俘虏】
鲍德里亚也说过,只有在精神被诱拐,理智被挑逗性地带偏的情况下,才会有观念的出现。
浅间对于自己人生道路的观念,既清晰,又模糊。他也害怕着某种观念,或者说执念,终有一天,会拦住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
这样看,说出“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的加缪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当下的、短期的行为,投入越多,说不定悔恨越大。
二见也对着之前浅间给她批改的试卷在错题集里写写画画。
时钟的时间指向了10点40,复习完一轮的二见伸了一个懒腰,舒展的姿势将花季少女的美好身材完全打开。
浅间还在看那本书名就很奇怪的书。
二见凑了过去,卧躺在沙发之上,从浅间的后背探出,看着英日双语的书页内文,问道:
“静水君,这本书讲得是什么故事呢?”
浅间反应过来,两人距离是不是太近了?
但是,直接挪开会不会对二见不太好?
“不是故事书,我也读的不是太懂,一开始以为是讲自由的,看到现在感觉主要是讲作者对人的道德、自律、决策能力的不信任吧。”
浅间顺势倒地,拉开和二见的距离,将书盖在脸上,如同深陷知识绝望之谷的人,感慨着:
“这辈子看不懂、读不完、体会不到的书,太多了。”
感受浅间气息的忽然远离,看着躺在地上毫不设防的浅间。
二见鼓起了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