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荷精神抖擞的进了衙门,却发现整个衙门鸦雀无声。
她谨慎的跟守二堂的衙役打听,才知道葛知县刚刚收到京城来信,发了好大的火。
苏荷思考了几秒,最后还是决定去葛知县那里,越是难关,越要奋勇直前。
苏荷边走边猜,估摸着,也是跟粮食有关。
果然,苏荷进了书房就发现葛知县跟师爷都在,另外还有赵通判。
苏荷一一打招呼,就听葛知县跟她抱怨。
“荷花,你来的正好,京城吏部尚书那个老匹夫!竟敢要我们南方承担所有的边关粮饷。”
什么?苏荷也坐不住了,她知道原本南方是负责一半的粮饷,南方几个州分一分,落到广元头上的那一份担子也不小了,更何况现在还是灾年。
“这?皇上难道已经同意了?”
边防可不只是原本的淮河那一面,整个大雍四面都有士兵驻扎,先不提要输出的数量了,就是运输的成本也很高。
原本京城负责两面,然后南方这边负责两面,压力平摊,现在这样就让人很烦躁了。
“皇上暂时还没答应,不过咱们南方隔三个月就会送一次粮饷,下个月就是了。”
这意思就是,这次注定就是要送六个月的粮饷出去,
葛知县跟吏部尚书两个本就是同期进士,因此十分的熟悉,葛知县知道他就是个自私的小人,就是因为他自己驻扎在京城了,所以拼命想保住京城的安危。外面的死活根本不管。
要是时间充裕,葛知县还能集结南方的几个同僚杀到京城去暴打吏部尚书一顿,他们虽是南方的知县,但全都是皇上的心腹,所以即使偷偷把吏部尚书打一顿,皇上也会睁只眼闭只眼当作是场意外。
“大人,边防的士兵等不得,他们的粮饷不能耽搁,不过全部由我们南方送,这路程太远了,风险太大。即使是咱们南方负责,我觉得可以换个方式。”
葛知县也知道这次只能先给出双倍的粮食,只是心里实在气不过,所以在书房骂几句出气。
“你说。”
“咱们可以跟京城那边商量,这次先让京城继续往固定的两面边防送粮饷,咱们南方这边把应该给的那部分送到京城去,这样京城那边也没什么损失,然后咱们也省心省力。毕竟通往京城的这条线路安全很多。”
葛知县看向赵通判,“老赵,你说呢?”
赵通判其实也想过这个法子,只是还没来得及说,不过这种小事他也不会提,他十分大方的夸奖苏荷。
“荷花的主意不错,这样一来,京城也没什么损失,咱们运送的压力也小些。老葛,赶紧飞鸽禀报皇上吧。”
葛知县点点头,“师爷去写吧。”
师爷一听赶紧去办了。
“大人,咱们北边的粮饷什么时候出发?
“快了,最多过个二十天。”
葛知县也没瞒着,运送粮饷的事,年年都是走官道,想瞒也瞒不住。
葛知县接着对赵通判交待筹集粮食的事,每次运送粮食,就是他们衙门最忙的时候。人手也会大量不足。
两人也没避着苏荷,苏荷也很识趣,就老实的坐在一旁。
等到赵通判也离开书房,苏荷才跟葛知县说出她今天的目的。
“大人,不知道您记不记得我们田园村都是淮河逃荒来的,我们在路上,碰到有人收过路费......”
苏荷把查到粮饷的事说了一下,然后说出来自己的担心。
“大丽人无孔不入,尤其是现在他们缺粮比我们还严重,我觉得,他们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苏荷都知道的问题,葛知县当然不会忽略,每年都有部分粮饷遗失,跟着不见的还有运送粮饷的车夫。
做运粮车夫比干镖局的还危险,每年一到运粮的时候,葛知县最头疼的就是招车夫。这也是葛知县提前招临时工的原因,除了车夫,运粮队伍还需要捕快护送。
“你可有什么办法?”
“有。”
葛知县立马催促苏荷继续说。
“咱们运送粮食,遇到的难题,一个就是路程远,运粮队伍会很疲惫,还有就是,运粮任务重,所以整个队伍庞大,行车速度慢。”
“路程长,咱们可以分段运输。海运跟陆路相结合。每一段都由不同的人运送,这样人也不会那么疲劳。
另外可以把运送的粮食分成三批,这样运送粮食的队伍就不会那么长,咱们的人手也够了。我个人建议可以跟镖局合作,还有商行的人,他们常年在外行走,对这条路很是熟悉,咱们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葛知县低头沉思,“分段运输怎么保证人员都可靠?”
“咱们可以派自己人先去,人可以海运,可以骑马,完全有时间先到约好的地方等待。另外,我了解到咱们以前用的是把粮食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