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请愿”行动结束后,当天下午,杨廉就去了太子府,秘密会见太子皋滔。
杨廉告诉太子,他们的行动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寒促迫于压力,答应禀报陛下,处理群臣的联名“请愿书”。这一次,太子监国的问题,可望得到解决了。
太子和太子妃都非常高兴,他们似乎看到了陆国社稷和百姓的希望。太子兴致勃勃的,开始提笔书写“治国策略”,一旦自己掌握朝政后,将立即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一步,中止跟水国的战争,处理两国越来越恶化的关系;第二步,整治官员腐败,净化官场环境;第三步,重点发展劳动生产,提高百姓收益,改善百姓生活……。
杨廉离开太子府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一路上也是心情欢畅。
等到太子监国,寒促必定失去权势。陆国从上到下,必将扫除一切阴风邪气、迎来崭新气象。
杨廉回到自己府邸。他刚进门,还没有来得及脱下官服,宫里来了一名小太监,通知他马上进宫,声称陛下紧急召见。
杨廉深感疑惑,陛下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召见过大臣,何况这么晚了,这事有些蹊跷。
连他的儿子都表示怀疑,劝告父亲说:“寒促狡诈异常,绝不可轻信。为防止中了圈套,爹爹还是装病回绝吧。”
可是小太监说,陛下紧急召见他,就是商谈关于太子监国的事情。
这件事件实在太过重大,大家努力这么久,等的就是这一天啊。万一真的是陛下召见,自己回绝,失去机会,一切努力岂不付之东流?
他沉思片刻,还是决定勇往直前、冒险一试。
“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即使真是圈套,我也不能退缩。一旦我主动拒绝,寒促更加有了阻拦我们面见陛下的理由,太子监国一事就完了。”他对儿子说。
“爹爹一定要去,那我陪爹一起去。”
“不行,我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怎么还能带上你。万一我有事,你带着你娘尽量逃出京城,去乡下避难。”
杨廉交待完毕,带着赴死的壮烈心情,再次出门,跟随小太监,回到宫里去。
穿过数不清的宫门,走过大大小小的石板小径,一直走进老皇帝的寝宫里面。
老皇帝寝宫,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建筑,里面四通八达,数不清有多少的房间。
杨廉第一次进来这里,也不知道老皇帝居住在哪一个房间里。他只能紧跟着前面提着纸灯笼引路的小太监。
他们进入一个长长的封闭甬道,这里没有点灯,全靠小太监手里的灯笼照亮。
“小心路,杨大人。”小太监还挺体贴。
“还有多远,到了吗?”杨廉问几遍了。
“就到了,就到了。”小太监总是这句话回应。
不一会儿,他们走进一个空房间里面。小太监说:“杨大人,我就领你到这里。你先坐一会儿,很快有宫女过来,会带你去陛下的房间。”
一切似乎合符程序,杨廉只好答应:“好的。”
小太监提着灯笼离开了。可是房间里居然没有点灯,小太监一走,屋里变得一团漆黑。
杨廉在黑暗里,借着微弱的光亮,摸到墙边椅子上,坐下来,等着宫女来接应他。
正在嘀咕着,宫女怎么还没来。
突然一声“抓贼啊!”,闹哄哄冲进来一大群人,他们一进来,就点亮了屋里的蜡烛,屋里很快变得灯火通明、刺眼明亮。
进来的全是东厂的人,领头的就是掌刑官孙火云。
杨廉一看是他,心知坏事了,果然是一个圈套。但他仍然努力表明:“我来觐见陛下,请给我引路。”
孙火云并不理他,大喊一声:“盗贼就在这里,给我抓起来。”一群武士不由分说,将杨廉扭住按倒。
“喂,我是都御史杨廉,你们想干什么?”杨廉大声喝斥。
“原来是杨大人,看不出来你还是个贼。深更半夜闯入皇宫禁地,你到底偷了什么东西?”孙火云假装惊讶。
“孙火云,你开什么玩笑?讲话要有证据。”
这时,一名武士走进里面的房间去,突然大喊起来:“孙大人,你快来看。”
孙火云进门看一眼,立即说:“把杨廉押进来。”
武士把杨廉推进里面那个房间。眼前的一幕,顿时让杨廉身体凉了半截。
但见屋里地上躺着一具宫女的尸体,尸体僵硬已久,身下是一汪触目惊心的鲜血。
杨廉洞若观火的看清楚这伙人的阴谋。惨死的宫女一定是他们提前杀死在这里的,就是为了栽赃陷害杨廉。
果然就听孙火云大怒道:“杨廉,你夜闯禁宫,杀害宫女,铁证如山,还有何话说?”
“为了整倒我,你们也真是处心积虑啊,这么毒辣的办法都想得出来。”杨廉望着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