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的旋律中,竟让人莫名有种草原遭到破坏,美丽家园不复存在的淡淡哀伤。
“我爱你,我的家。”
“我的家。”
“我的。”
“天堂”
马面人的歌声依然充满力量,却夹杂着柔情。网友们听得如痴如醉。
“这就是铁汉柔情吧?”
“我去,还是长辈们懂啊,一个成语点破核心!”
“这种感觉难以言表,像是草原雄鹰与草原牛羊和谐共处。”
“我头一次听民歌这样唱,太有意境了,感觉自己已经在蒙古包里了。”
“等等,那是什么?”众人一愣。
马面人刚唱完,喉咙里似乎装了个振动器,发出一种奇异的声音。悠扬与低沉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在这奇特的喉咙声中融为一体。
高如登天,低如入海,宽广如大地边缘,直击灵魂,贯穿脑海,犹如另类天籁。
“呼麦?”韩虹震惊地站起来。“这是阿尔泰山脉游牧民族独有的喉音唱法,不是随便哪个街头艺人就能学会的。”
韩虹也曾尝试过,但这种喉音唱法,对于唱歌几十年,声音掌控炉火纯青的老歌手来说,也如同登天般困难。
大张维等人也听得呆住了,没想到这位殿堂级草原歌手不仅唱法独特,给他们带来全新体验,现在还用呼麦这种灵魂之声,将整首歌的意境推向更高层次。
黎鸣甚至闭上眼睛,靠在沙发上微笑着倾听。他是香港人,对内地文化可能不太了解,但他也被这种陌生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
“真好听。”最高级别的赞美往往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
“好听,这首歌太赞了!”直播间的网友们也开始刷屏。
不论年龄大小,这一刻,他们的审美似乎达成了共识。
“大气不失温情,好歌!我愿意付50块!”
“大叔大妈们,我觉得再听下去要失控了,这不是带我去草原,是要让我搬家啊!”
“草原蒙古包,1000元一晚,欢迎入住。”
“我去,别破坏这完美意境啊,该死的穷病!”
“不谈事实,这首歌也就这样了,我小区绿化带还没啃一半呢!哼!”
“感谢这首歌,让我老婆把南极洲旅行改成大草原!”
“明白了,夏天就带老伴去草原转转。”
当然,赞美中有贬低的声音。
“一般般吧,勉勉强强能听。”
“我还是喜欢听我家秦云哥哥的歌。”
“我的评价是,不如《贝加尔湖畔》!”
“可惜云哥不在,如果在,肯定碾压全场!”
病床上挣扎坐起,粉丝竟然黑自己。如果让秦云知道,恐怕会哭笑不得。
当然,其他明星的粉丝也会各种贬低,但无论他们刷屏多少次,都会淹没在大叔大妈和年轻人的支持声浪中。
“谢谢。”
曲终,马面人拿起马头琴,做了个蒙古人的致谢姿势。猜评团和全场观众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这首歌带给他们的体验,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其惊艳程度绝不逊色于《左手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