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第357章 年尾 元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7章 年尾 元宵(1 / 3)

第357章年尾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时隔几天,村里再次出现了烟火气息。

张安起来的时候,村里大多数屋顶都飘着青烟。

上一次青烟缥缈的时候,还是去年除夕那天。

虽然总共没过去几天,但怎么说也已经跨了一年。

“走啊张安,赶场去啊。”

但凡路过门口的人看到张安,都会喊上一句。

其实也不只是喊张安一个人,而是遇到谁都会开口。

毕竟村里人每次赶场的时候,都会吆五喝六,喊上一堆人一起去,这样走着也热闹。

“不用了,你们快去吧,我们家没什么要买的,懒得跑了。”

今天不是周末,按道理不是赶集日。

但年尾巴这么重要的日子,那些摊贩可不会放过。

估计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在街上摆好了摊子等大家去光顾了。

今儿大家上街,大多都是奔着买些新鲜的猪肉去的。

毕竟大家家里的肉大多是熏好的腊肉,还有自家养的鸡鸭。

而新鲜的猪肉是年前最后一次赶场的时候买回来的,而且也没买多少。

一方面是钱的问题,很多人家都舍不得买多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买多了放不了太久,毕竟没有冰箱存放。

而且大家对元宵又比较重视,所以今天怎么都要吃顿好的。

毕竟对于一些条件差点的人家,今天吃完,可能就要很久才能吃到肉了。

俗话说月满闹元宵,南方汤圆北方元宵。

张安他们算是南方人,一直有吃汤圆的习俗。

所以中午的时候,张安家里没有准备做中午饭,因为中午要吃汤圆。

不单单是张安一家,这一带的人家都是这样。

在张安记忆里,每年正月十五这天,中午都是煮的元宵,晚上才会做饭。

汤圆并不需要醒面,所以快要到中午的时候,王芳才端着两碗面粉开始和面。

汤圆跟北方的元宵虽然看似相同,但其实不是一个东西。

因为南方的汤圆的制作是用包出来的,用生糯米粉加入适当水和成粉团。

然后取适量大小的粉团把各种馅包入粉团然后搓成圆形,煮好以后就是大家所说的汤圆。

不过在张安他们这里还是老样子,被大家叫做粑粑。

而北方的元宵则是将做好的固体馅蘸水,然后将固体馅放入糯米粉中不停的晃动慢慢的滚成了圆球状。

汤圆在其实也被大家叫做糖圆,因为大多数人家包汤圆的时候,几乎都用的糖馅儿。

张安家包汤圆的馅料,叫做引子红糖,用紫苏的籽晒干以后,跟红糖冲到一起。

这种引子红糖其实还挺好吃的,基本上村里每一家过年的时候都会冲上几斤。

不单单是用来包汤圆,还有包其他的各种粑粑也一样。

而且年糕烤熟以后,大家都喜欢蘸着引子糖吃。

当然了,也有些人家喜欢用猪油渣跟引子糖剁在一起,再用来包汤圆。

那股吃起来又甜又咸的口味,张安竟然觉得还挺新鲜的。

现在这个年代的猪油渣,可是个好东西,因为平时的时候,它可以取代肉的地位。

每次谁家熬了猪油,那院子里绝对围着一圈孩子,都在等着吃油炸。

另外,这油炸还能跟筒子辣和干豆豉炒在一起,可下饭了。

在张安小的时候,这可是他的最爱。

“妈,今年我们家这粑粑包小一点嘛,包太大了吃不了几个就齁住了。”

以前张安小的时候,挺喜欢吃糯米面包的粑粑。

可那时候张安的奶奶每次包粑粑的时候,都包得很大一个。

汤圆还好,尤其是荷叶粑粑,张安印象太深刻了,足有半个碗那么大。

张安吃了几次以后,就给齁住了,从那以后他见了米面包的粑粑都绕着走,因为吃伤了。

后来老太太跟老爷爷走了以后,张安听自家爸妈说了才知道为什么自己奶奶每次包粑粑都包那么大。

因为两位老人都是饥荒年间过来的,那时候都不知道被饿了多少年。

后来集体吃大锅饭的时候,就更加吃不饱饭了。

因为早年就没有了爹妈,而张安的爷爷作为家里最大孩子,只能独自一人拖着两个弟弟长大。

大集体的时候,他都尽量少吃一些,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两个弟弟。

所以一辈子被过上好日子的张大爷,甚至很少吃过饱饭。

等后来分田地了,经过家里自己的努力,终于能吃上饱饭了,自然要多吃一些。

所以张安的奶奶每次做饭,粑粑都包的很大,肉也切得很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