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一开,内内外外的诸多事宜,可都绕不开他教育司去。
刘老爷却是依旧没有下定决心。
卢象升这时候开口说道。
“大都督,开科举的话,光开考进士科,还是武举也要一起开?”
古代中国的科举,从一开始就是有武科的。
只是武科不如进士科受重视而已。
刘老爷一时间拿不定主意,脸上的表情看起来满是迟疑。
安茂同开口说道。
“大都督,要不先给大将军去信一封,问问大将军的意见,再决定?”
刘老爷点点头,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中人之资,算不上聪慧,很多事情都考虑不到方方面面的影响。
这种事情他还真就拿不定主意,问问自己儿子的意见也是好的。
……
此时,刘易正在率军西征。
商南和潼关两战,闯军主力全军覆没,李自成,刘宗敏等人也是被一锅烩。
现在陕西境内,闯军其实只有西安一城还有一部分兵力驻防。
现在陕西正是最空虚的时候!
现在他若是出兵,便可以轻松无比的拿下整个陕西。
然后,大明的南七北六两京十三省,就有五省被他掌握在手中了。
虽然都是穷地方,不如南边富庶,但穷地方更容易出强兵。
等刘易在北地休养生息几年,练兵五十万,再挥师南下,谁堪敌手?
刘易带着大军,顺着渭水一路向西,所过之处,城池纷纷主动开城投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闯军任命的地方官员,都表现的相当的识趣,几乎没几个要拼死抵抗的。
想想也是,这些人要真有骨气,还他娘的会投降了闯贼?
要知道,李自成实行的,可是实实在在,一点不遮掩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
就这样,还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读书人主动或是被动出来给闯军做官呢!
可见这些人只要做官,才不管别的。
骨头比面条都软。
他们真要是有那骨气。
早他娘的都为大明朝尽忠了!
刘易刚开始还有些高兴,为昭武军大军所过之处,尽皆臣服的威势而感到兴奋。
但越到后来,刘易就越是讨厌这种,一点骨气没有的,墙头草一样的官员。
但是,这个天下,墙头草一样的软骨头官员,才是多数。
自己要迅速安定地方,还是需要用到他们的。
这些软骨头用好了,效果同样不差!
历史上为什么满清能够在入关后,迅速在北方站稳脚跟。
因为满清用好了这些墙头草一样的官员!
只要是肯投降满清的官员,一律录用,并且还是以他们投降之前曾经担任过的最高官职录用。
有实缺就给实缺,没实缺就调任相同品级的其他官位。
可谓是好处给的足足的!
那些本就软骨头的墙头草,见此那还有不跪地叩首大喊吾皇万岁英明的道理。
而反观大顺和大明那边,一个是在逼脏拷饷。
另一个是在大兴顺案,给从北方南逃的官员治罪。
这不摆明了是在把那些北方的官员们往满清那边推吗?
相互对比一下,在那些软骨头官员眼中,满清的蛮夷之君瞬间就变成了明君圣主了。
说白了,还是南明的那群煞/笔太过愚蠢。
只想着党争了,不管天下大势!
南宋之所以能够在东京沦陷之后,在长江以南迅速站稳脚跟,那些跟随赵构南逃的北人可没少出力。
那些北方官员失去了他们在北方的一切,狼狈南逃。
再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势,当然要围绕在赵构身边,来做赵构的爪牙了,巩固赵构的皇权。
然后他们才能借赵构的皇权,来保住他们的权力和富贵啊。
赵构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南宋对南逃的士人,总体是呈现接纳的姿态的。
连完颜构都懂得要拉拢每一分力量用以抗金,但南明的那群傻缺却是不知道。
或者说,他们也知道,但在他们心中,党争大于一切!
他们才不管那些南逃的官员,能给国家运转提供多大的助力,能够为天下做些什么。
他们只知道,这些南逃官员代表的是北地的利益,和代表江南利益的东林党绝不是一条心的。
东林党才不会把他们放进来,来和自己争夺朝堂权力呢。
论起嘴皮子来,这些北地的官员肯定玩不过南京的东林党。
但是论起实务来,这些北地的软骨头虽然也不怎么样,但总要比东林党强多了。
然后,满清就靠着这些软骨头官员的帮助,迅速的在北地站稳了脚跟。
为满清入主中原打好了根基。
所以说,大明真的是亡于东林的!
不接受反驳!
别看这些软骨头官员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刘易却也是不能将他们给无视掉。
只要是主动投降的,不管心里究竟有多腻味,刘易都会做出一副亲善的样子,并且表示重用他。
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