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明末草头王> 第五百一十三章 宋应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三章 宋应星!(1 / 2)

汉军介入平叛,没多长时间,分宜的奴变便被镇压了下去。

并没有形成多大的祸患,首恶诛杀,其余人打做苦役,事情便算是了结了。

但在这次分宜的奴变之中,分宜县令宋应星却是崭露头角,入了刘易的眼。

在奴变爆发后,其沉着冷静的应对,在分宜不可能守得住的时候,下令分宜城内民众撤离。

然后,传信南昌府,请求驻军出兵镇压奴变的同时,还向四周府县发出紧急公文。

附近府县迅速应对,才没有形成什么大患。

在刘易的固有印象中,宋应星此人像科学家反而是多于像一名官员。

是故,在他看到此次分宜奴变的前后事情报告,以及宋应星的名字时,是颇为惊讶的。

然后,刘易便想起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现在应该已经被刊印出来,广传天下了。

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明代中叶以前,中国全部有关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历史地位和实际作用颇高!

只是,到了清末洋务运动时期,《天工开物》竟然在中国失传了,反而是外国有不少的刊印。

说起来也真是讽刺,“洋大人”们都在学习的《天工开物》,却是被我大清给禁绝了!

刘易开口下旨道。

“召分宜知县宋应星入京觐见!”

刘易准备安排宋应星去大汉皇家科学院入职。

大汉皇家科学院,便是大汉新成立的研究科学技术的部门,汇聚了一大批的能工巧匠,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

前身在刘易起兵时,便开始着手组建了,只是一只不是很出名。

比如说蒸汽机,织布机什么的,都是大汉皇家科学院在负责研究。

当然,除去实物制造之外,他们也还在从事理论研究。

物理,数学,化学,天文,地理等!

经过刘易的提点,以及一段时间的研究,这些学科的框架都被大概搭建了起来。

有了那么几本内容粗浅的教科书!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刘易对奇/淫巧技,算学百工有多重视,大汉上下都一清二楚。

尤其是在大汉坐稳天下之后,越来越多的聪明人为了搏一个幸进,开始一头钻进去研究了起来。

甚至在中国销声匿迹许久的,擅长百工奇技的墨家,借着这股东风,也有了冒头的迹象。

对此,刘易感到很欣慰,有人研究就好,他才不管那些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只要能拿出让他满意的结果,便给他官做又何妨?

前些日子,一名江南的能工巧匠,为刘易献上了一架改良过的缫丝机,使得缫丝效率倍增。

刘易高兴之下,直接赏了那名工匠一个七品的官职,以及白银一千两,让其入职到大汉皇家科学院去。

对于一个地位卑贱的工匠来将,这简直是不吝于一步登天!

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社会,想要推动科学发展,用官位来做诱惑,是最简单不过的手段。

如果有人能给刘易搞出一台可实用的蒸汽机来,刘易就算是给他一个一品的官职又何妨?

反正不管是考科举,还是研究科学都能做官,自然会有人选择,将考科举的精力投入到研究科学里边去。

至于说以后万一出一个不喜欢科学的脑残皇帝,会不会使得大汉的科学进步被腰斩……

为了尽力避免这种情况,刘易将会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继承人教育,二是社会风气培养。

让皇子皇女们从小便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将全民研究科学变成社会风向和潮流!

相比起宋应星继续去做官,刘易更愿意让宋应星研究科学去。

如果他能让蒸汽机早点面世,其意义远比他将一府一县之地治理的再如何的好都要重要。

大汉不缺官员,缺的是科学家!

说起来,明末的科学家,除了宋应星之外,很出名的便是徐光启了。

很可惜的是,徐光启前些年便去世了,刘易也只能说一句可惜。

否则有此卧龙雏凤在手,何须忧愁科学不兴?

……

昭武三年(1638年)的三月中旬,分宜奴变被平定的消息,几乎是和昆明被汉军攻陷的消息一起传回京城的。

刘易除去召宋应星入宫觐见之外,汉军南征的那些个主要将领,都被刘易一口气召了回来。

目的很简单,关内一统的战争打完了,那些将领脑袋上的爵位也都该往上提一提了。

这些将领跟着大汉打天下,是为了获得荣华富贵,现在关内一统的战争打完了,刘易便该大封群臣了。

最先回京的是攻陷两广之后,向广西进军的张虎。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除去军中将领外,还带着被他俘虏的两广总督熊文灿。

还有就是,濠镜澳的葡萄牙总督佛朗索瓦和兵头佩里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