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暂且歇歇吧!扬州城好玩的地方不少,你可以去看看。”
皇帝心思百转,口吻比较温和。
但是一番话,却让孙长舟的心沉到了海底。
“锦衣卫的事,还是暂且交给副手吧!”
“谢陛下!”
孙长舟精神有些恍惚,眨眼间,权力就从手中溜走了。
他有些难以置信,但却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回到锦衣卫驻地不久,在一番下属的问候中,孙长舟带着苦涩离去。
在其走后,皇帝再次接见了一人。
浙江衢州,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氏南宗掌舵人,孔贞运。
人话来说,就是当年赵构南下,山东的孔氏也跟随入了南方,建立了孔氏南庙。
到了元朝忽必烈时期,因为南宗才是嫡长子一支,准备复其爵,但被拒绝。
所以,直到明朝中期,才给了一个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的官职,勉强算是个爵位吧!
孔庙南宗算是真正确立起来。
就像是南宋一样,朱谊汐对于正统地位也极为渴望,但曲阜孔氏投降太快,却让他不喜。
这般,他对于骨头较硬的南宗,就抑制不住欣喜了。
孔贞运一把年纪,胡子花白,乃是孔氏第六十三代嫡长孙,身份地位不言而喻。
所以,其刚入扬州就被接来,好好的送到了皇帝跟前。
“臣,翰林院五经博士孔贞运,参见陛下——”
“卿家快快请起!”
皇帝连忙起身,让宦官们搀扶起来。
这位老爷子八九十岁,可不能在他这里出事。
他此时甚至有些后悔,一时兴起将孔贞运叫来。
只见孔贞运穿着官袍,发须皆白,老态龙钟,可谓是衰老到了极致。
不过,人家一身长袍,背脊虽然佝偻,但却一身正气,浓厚的读书味散发,让人心生好感。
相较于在曲阜作威作福的衍圣孔,南宗在浙江,的确是比较落寞,家庙都难以维持。
如果不是在正德年间有个世袭的官职,恐怕就泯然众人了。
所以,孔贞运更像是一个读书人,而非一个贵族。
“如今国家遭难,但崇儒重道之心却不可丢弃,朕有意拨款十万,重修南宗孔庙,不知您老觉得如何?”
“老臣自然欣喜,但却不得不拒绝陛下好意。”
孔贞运一板一眼道:“建奴兵势在淮,朝廷钱粮都应该用在兵事上,孔庙日后再修也不迟!”
闻听此言,朱谊汐微微点头,心中赞赏。
而另一边,不久,锦衣卫指挥同知吴邦辅,在一个宦官的尖锐声中,就低头俯身,进入了扬州府衙。
他的心中,充满着激荡。
几十年来的追求,一朝得应,怎能不让人欢愉?
“陛下——”
吴邦辅态度恭敬地跪下。
“即今日起,你代掌锦衣卫之事。”
皇帝在他来临之前,对他的履历已经看得一清二楚。
尤其是他从北京南逃,千里迢迢,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南京,这与北京近半锦衣卫投降,形成了鲜明对比。
至少,他的忠心是可以保障的。
“在你上任的这一刻,锦衣卫的所有心思,都要放在山东。”
皇帝沉声道,目光严厉:“不惜一切代价,动员山东父老,士绅,盗贼,亦或者普通的百姓,从而动摇建奴的统治,以及运河。”
“明白吗?”
“卑职明白!”吴邦辅低头,屁股撅起,开口大声道:“锦衣卫一定会让建奴的运河不再走粮食。”
“那便好!”
皇帝摆摆手,没了兴致。
吴邦辅再三叩首,急促地离去。
一回到锦衣卫驻地,吴邦辅就竖起眉毛,将从皇帝那里受到的压力,加倍还给了所有人:
“十天内,我要见到山东大乱的消息;一个月内,我要山东境内的运河,受到威胁,漕船行进困难。”
“可是,咱们的告身不够了!”有人为难道。
“嗯?你是第一次干锦衣卫吗?”
吴邦辅双目圆睁怒斥道:“你就不会造假吗?那些人懂个屁的告身,官印和萝卜印的,他能看得出区别?”
“保不齐他们要被剿灭,若是能闹出点声响,到时候给他加官进爵,不就是真的吗?”
说着,他环顾众人,目光凶狠道:“而且,咱们这是主要的方向,不再是有心无胆的盗贼,而是乡绅,有钱有势的士绅。”
“至于手段,我不管那些。”
“威逼利诱,栽赃嫁祸,咱们锦衣卫哪个对此不熟悉?”
“随便弄首反诗,就足以让那些懦弱的士绅起兵了,告身甚至都不用了——”
“尽快派人去山东,陛下和朝廷还在等咱们的好消息。”
“到时候,老子人头落地之前,提前把你们也砍了!”
在一声声的呵斥下,许多人恍然大悟,然后又诚惶诚恐地离去。
如果说孙长舟是老成持重,那吴邦辅就属于雷厉风行,无所不用其极。
孙长舟毕竟是锦衣卫百户出身,打探消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