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儿子私下做了些什么,朱元璋不是全然无知,他只是睁只眼闭只眼,不触犯他底而且,这些儿子去了封地后,一个个也逐渐放飞自我,相比之下,朱棣这个曾经令他头疼无比的混账儿子,居然是做得最好,最让他满意的一个,朱元璋能不重用他嘛。朱元璋是疑心病重,不过,比起外姓武将,他当然更愿意相信自己儿子。这几年,朱棣闷头干活不搞事的作风深得朱元璋的心,又有朱高炽在应天读书,时常陪伴朱元璋身边,感情自是不一般。
毫无疑问,朱元璋最爱的儿子是朱标,但要说孙子那一辈的,朱元璋最宠的就是朱高炽了。
棋,聊聊天,再一起下地干干农活。
如今朱高炽在应天最主要的任务都不是读书了,时不时就要被朱元璋叫去陪着下下听老朱大倒苦水。
没办法,朱元璋和朱标这对父子在政见上的矛盾越来越深了。有争吵,朱元璋就要叫朱高炽来聊聊,跟乖孙吐槽一番内心的酸苦。虽说不会大到影响朱标储君地位,但朱元璋心中郁闷是不少的。每次和朱标有不和,朱标当了好多年的太子了,他也是三十几岁的人了,就算习惯了朱元璋的霸道专制,这些年积累的压力跟不满也到了时不时就要冒头的地步。所以近一两年,朱标和朱元璋父子拉锯的次数多了。
每次朱元璋一搞专横,朱标就搞''沉默’对抗,一个在朝堂大发脾气,一个关起东宫门,用态度告诉朱元璋,他不服。
不过朱标显然还不是霸道老爹的对手,每次都是朱标先服软,因为朱标在乎的东西比朱元璋多,朱元璋总能拿捏他的七寸。
朱元璋赢了儿子,但又好像没赢。
他就觉得不痛快!
解决残元这一大患。
不过这些在朱元璋看来都是小事,父子争争吵吵很正常。而朱元璋如今心头大事还是筹备等待多年,终于,是时候了。
朱元璋看着展开的疆域地图,负手而立。
此次出征与收复辽东,劝降纳哈出一样,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老朱已经等待太久了。
力颇多不说,最后还留下残元在草原继续耀武扬威。
大明建立后,老朱曾想过一举覆灭元朝,可几次北征都没达到理想效果,耗费人力物老朱深吸一口气,眼睛幽深不见底。
终于,洪武二十年,酝酿许久的北征旨意在秋季发出。大明将派出十六万大军,深入草原,旨在剿灭残元。
而领兵的元帅让满朝文武侧目了一下。
居然会是蓝玉,果然是蓝玉,怎么会是蓝玉
年中,在朱元璋释放出北征的意思时,就有人在猜朱元璋会把这样重大的任务交给谁来办。
要论名气,当然是徐达了。
可徐达已经告老,在家乡休养身体,根本不能再上马指挥作战了。汤和?
还在福建那边屯兵修防御堡垒。
看中。
剩下德高望重的名将就是冯胜了,不过冯胜因为‘纳哈出一事''受到常茂牵连,被夺职察但北伐大军都在调动了,冯胜说不定还能因此提前结束‘在家反思’的惩罚。谁知道,冯胜还在继续反思,这领兵元帅的重职落在了蓝玉头上。蓝玉....这些年是立过不少功劳,表现相当勇猛,与他姐夫常遇春相比也差不了太多。可蓝玉,到底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还是交由冯胜更稳妥吧。可惜,朱元璋的决定不是一两个文臣武将能左右的。
也有人看得清楚明白,朱元璋这是在削弱功勋老将的影响力,蓝玉是太子一派的,又正值当打之年,朱元璋的用意不言而喻。
应天府跑上一圈,宣泄一下心中激动。
不论其他人心中怎么想,这对等待已久的蓝玉来说确实是个好机会,甚至恨不得围着但除了蓝玉这个领军元帅,朱元璋还点了朱棣,与傅友德分别担任左右副将军之职。料瓶,
在朵颜三卫刚刚归属朱棣手下不久,这道旨意一出,又让几位藩王心中犹如打碎了调一时五味杂陈。
朱高炽狩猎玩耍当天,府上就接到朱元璋北征旨意,朱棣是北征军的右副将军,领两万人加入朝廷北征的十四万大军中。
这两万人选,朱棣在朵颜三卫里抽调了五千精锐,剩余一万五就由燕山三卫里选。特战营一万士兵倾巢出动。
迅速和大军汇合。
朱棣点好兵将,意气风发,在蓝玉带领大军出塞时,他也领着两万兵马从北平出塞,蓝玉身为一军统帅,自是最先接见燕王朱棣,看着这个印象里一身凶横跋扈的朱家王爷,
此刻褪去些青涩稚嫩的不成熟外皮,张扬又自信,蓝玉眼神闪烁一下。"久闻燕王大名,此次北征有王爷相助,必定事半功倍。"蓝玉本性张狂,但客套还是会的。
朱棣大咧咧一笑,“哪里哪里,蓝元帅太客气了。北征还要靠蓝元帅谋划,本王听命行事,
会做好一个副将的职责的。"
蓝玉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