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师府?”听了陈狄的指引,梁尘一脸困惑。
虽然梁家与龙虎山天师府有着极深的渊源,老爷子生前与老天师也有着不错的私交。
但梁尘着实想不明白,自己爷爷身死的秘密,与远在龙虎山的天师府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梁尘的困惑,陈狄并没有开口解释,他似乎是预感到了什么,忽然间开始加快了语速继续对梁尘说道:“只要你去了那里,该明白的事情就一定能明白。”
“还有,不管你愿不愿意,在你与李小姐得到了天道传承的那一刻,本该属于我的责任就已经落在你们两人的肩上了。”
听着陈部长那打哑谜似的发言,梁尘再次忍不住的发问道:“天道传承,责任?陈部长,你倒是说的仔细一些啊。”
陈部长长叹了口气,用着一种担忧的目光看着梁尘道:“我能告诉的你,只有一点。”
“那便是,属于华夏的大劫就要来了。”
此言一出,不单单是梁尘,就连一旁的王文也随即变了脸色。
“华夏的大劫……”王文瞪大了眼睛看着陈狄,“你说的华夏大劫指的是什么?”
陈狄瞥了一眼自己这个愚蠢的兄长,不经无奈道:“能被称作华夏
大劫的,你觉得指的是什么?”
王文与梁尘还想要继续发问,可陈狄似乎已经没有再给他们发问机会的意思了。
在说完最后一句话后,早已经身体不堪重负的陈部长,缓缓合上了双眼,朝着地面一头栽去。
好在王文眼疾手快的将陈狄扶住,眼看自己弟弟陷入昏迷,王文赶忙出手医治。
而就在王文医治陈狄的同时,梁尘则已经被陈狄的话震撼的再难言语,陷入了一阵长考之中。
所谓的华夏大劫,不单单是灵人界,甚至俗世之人也多有耳闻。
从上古时期至今,华夏一共经历了七次亡族灭种的劫难。
第一劫,发生在上古部落时期,黄帝与蚩尤的那一场大战。
那场战斗,几乎奠定了整个华夏民族的根基,若是在涿鹿决战中,黄帝若是战败,那么等同于华夏这个民族就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第二劫,商崩周替。
这是发生在商朝末期,商纣王昏庸无道,自降人格,从而引发各部落叛乱,华夏政权开始分崩离析。
最终好在周武王姬发平定商纣,创立了分封制度的周朝,让华夏得以享受到了近八百年的稳定。
第三劫,春秋战乱。
周朝衰落,
使得各个诸侯国开始脱离中央控制,纷纷开始吞并四周小国,妄图称霸华夏。
这个时期,天下纷乱,各国征伐民不聊生。
而在战乱之下,诸侯国间的民众逐渐因仇恨因文化习俗,逐渐生出了一条难以融合的间隙,近几百年的分裂也使得整个华夏出现了严重的分离倾向。
好在最后,西北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奋六世之余烈,而东出天下,最终在秦始皇嬴政这一代灭六国统一天下,让整个华夏重新融合。
第四劫,五胡乱华。
三国后,晋朝一统,但由于得位不正,且内部矛盾频发,最终引发了八王之乱。
其后,由于八王间的内斗日益惨烈,他们开始向北方的胡人寻求帮助,从而使得自汉以来一直被压制的胡人找到了南下的机会。
进而引发了五胡乱华的恐怖劫难。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大部分的汉人遭到了屠杀,遭到了灭顶之灾。
北方汉人被迫南下寻求生还的机会,进而演化出了南北朝的格局。
好在公元五世纪三十年代,北魏帝拓跋焘亲征北凉,一路平定十六国,最终才结束了这个混乱
且黑暗的时代。
第五劫,蒙古南下。
这一劫发生在大宋时期,蒙古政权在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带领下完成了一统,随后开始对草原周边的国家进行征伐统治。
1235年六月开始,蒙古大汗窝阔台率领大军分东,西两路攻打南宋,直至灭掉大宋政权,其12年间在中原内地烧杀抢掠,无数平民惨死。
而在占领整个中原后,汉人民族被划分为第四等人,且元朝统治者只善于攻伐却不善于治理,导致官员腐败,富人横征暴敛,使得百姓遭受严重苦难,整个华夏再入黑暗时期。
第六劫,则是明朝中末期所发生的一场天灾,这一场天灾被日后的史学家成为,小冰河期。
所谓小冰河期,指的是贯穿了元末清初近几百年的一段气候异常寒冷的时期。
其中温度最低的时期,是在大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气候甚至让气候常年炎热的广东一代都出现了河道湖泊结冰的情况。
伴随着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