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梁被刺杀的消息传到了齐元的耳朵,这就是说能阻止卢大帅搞钱的阻碍消除了,
以后卢大帅在搞钱的路上肯定是一路狂奔,他知道再等下去,
前线战事对他来说会非常不利。这样下去卢大帅会军饷充足,自己可跟他耗不起。
齐元联合另一个军阀合击卢大帅,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卢大帅败北,卢大帅仓皇逃窜,带着何林等人逃到日本。
艳萍得知这个消息,吩咐全家大摆宴席庆祝一天,
他不再担心卢大帅去而复返。随后她去了徐梁府上,吊唁了徐梁,
给徐太太留下很多礼物。嘱咐徐太太有困了可以去找她,她能帮忙的一定帮忙。
回到家里,艳贞正在客厅,正在跟人议论:“听说这日本人占领南宁了,
报纸上说什么咱们国际物资补给线几乎给切断了,朱家强他们上街去买酒精都快买不到了,
咱们家那汽车加不了油估计快成废铁了。”
“是吗?咱们会不会没有吃的?”一个仆人说道。
“那估计不会,反正是平时做饭引火的酒精用完了,晚上估计要摸瞎了,酒精没了。”
艳萍听着他们的议论,陷入沉思,我能不能开办一个酒精厂,
艳萍心想,开办酒精厂不仅能解决自家的需求,还能供应市场,
我们家缺少酒精,全国应该是很多家都需要酒精。我们家汽车没有燃料,
全国各地私家用车,政府用车,军队用车应该是都缺少酒精。
酒精厂能帮助千家万户,是个大好事。现在时局动荡不安,
家里很多货物积压严重。酒精应该是不会积压,每次去买酒精都是供不应求,经常还买不到。
说干就干,她开始四处考察厂址,经过考察,艳萍发现重新租厂房需要资金投入,而且还不保险,
经常有流氓过来捣乱,军阀巧立名目收税,还有军队打仗经常是炸毁厂房,不如把自己家那个大点的仓库腾出,
就算是被毁了,也没有损失又重新租厂房的钱,有没有被毁都算是省了一笔租厂房的钱,反正仓库的货物也不是很多了,
倒腾到另一个库房也能占得下。购买设备采购原材料的事交给糖铺的赵掌柜,
让他找门路买到一些二手的也行,生产酒精的原材料听说是有甘蔗糖蜜这些东西,
他平时经营的就是这些糖类的东西,找点设备应该是能顺藤摸瓜找得到的。
自己是门外汉完全不会制作,虽然说是小厂房,也还是得需要聘请工程师,
在酒精厂生产开工初期,艳萍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赵掌柜也不知从哪里找到一位英国老外,
据说是懂得制作酒精技术,艳萍问赵掌柜这位老外行不行嘛,赵掌柜说是来他店里买蔗糖,聊了几句,
听这老外自己说,他曾经在他们英国国内酒精厂发酵车间干活,于是就拉来了,艳萍想既然来了就试试吧,
也不能驳了赵掌柜的面子,于是艳萍高薪雇用了这位英国工程师负责生产,
这位老外狂妄自大,拿着中国人的高薪却看不起中国人,未经小试,就盲目投产,经过几个月的试产,终于失败。
他却抱怨是设备老旧的原因,不是他的技术问题。
艳萍通过朋友牵线搭桥,认识了一位国立大学专门研究发酵细菌微生物技术的魏国教授,
她三顾茅庐,终于用诚意打动了对方,魏教授来到工厂后,与艳萍聘请的一些技术人员对甘蔗糖蜜原料进行成分分析,
并开展小型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证明甘蔗糖蜜缺氮。必需补给氮源,否则酶母营养盐不足,发酵无法进行。
在选择发酵菌种方面,他进行多次反复的发酵比较试验,
得到对甘蔗糖蜜发酵效率高的最优良的酵母菌种。他根据小试结果,进行糖蜜发酵,首战即大功告成,
酒精自蒸馏机的出口管里滚滚流出,每日产量比预计要高出一倍。
在酒精厂生产期间,魏教授曾试验用甘薯生产酒精,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生产研究的先例。他筛选酵母品种,
采用良种纯种酵母发酵,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
英国老外这才竖起大拇指佩服地说:“中国人真是非常了不起,
在技术上又超过了英国人。”艳萍真是高兴,没想到自己的小厂子竟然成功了,酒精投产的那一天,喝的酩酊大醉。
投产后生产出来的酒精质量远超市场同类产品,
由于品质好价格公道,很快就打开了市场,产品一度供不应求,经常卖断货。
生产出来的产品远远不够市场需求。店铺每天还没有开门,
门外就排起了长队。曹家酒精名气越来越大,大到有时候政府,军队指定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