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成本的上涨。我们公司就赔了。”艳萍谈了这个关键的。
“那没有问题,放心吧。”阿道夫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
“那我们得把这条加在合同里。白纸黑字写上。”艳萍觉得做生意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比较好。
“可以,不过画片儿这种东西在海上运输容易犯潮。”阿道夫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对,是的。是有这种情况。我们把折损率各方面费用也计算在里边儿。”艳萍道。
“如果没有其他的要求,咱们按照你提出的要求拟一份合同。
咱们把合同签了。”阿道夫知道这个道理,合同一签,落袋为安。
“好的,走吧。”艳萍跟着阿道夫走出办公室。
都是熟人,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相谈甚欢,于是敲定了这笔买卖。
两人拟完合同,两个都互相看了一下上面的条款,都觉得没有问题,然后就签字按了手印。
艳萍带着合同离开阿道夫的公司,刚回到自己办公室,恒增米铺的赵老板找上了门儿。
“艳老板,你好啊!还记得我吗?”恒增米铺的赵老板笑脸盈盈的推门而入。
“这不是恒增米铺的赵老板吗,什么风把你吹来?”艳萍站起身,迎接赵老板。
“听说您又开了一家贸易公司,我这不找您来了。”赵老板道。
“啥事儿啊?你就说吧,还那么客气,我们是老熟人了。坐,坐!”艳萍说着给赵老板沏茶倒水,然后放在了他身边桌子上。
“这不又求到您艳老板身上,还请艳老板帮帮忙。”赵老板端起茶喝了一口。
“不会又是借钱吧?”艳萍笑呵呵的。
“不,不是。哪能老管您借钱呢?最近不是老在打仗吗,
这老百姓吃的东西,每天蹭蹭往上涨。老打仗没人种地,
运输也困难。就说我们那米铺吧。米价都翻了好几个了,
估计还得涨。政府好像也在管,在调控,估计是管不住。
再涨下去还有多少人能吃得起米呀?”赵老板不无担忧的说。
“你是不是,想让我给你进口点儿大米?”艳萍问道。
“是进口点儿粮食,但不是大米,是花生。
现在花生的价格还算是稳定。我联合了几家粮食铺的老板。
大家伙儿一起凑钱,打算进口一批花生。
您不知道啊,这进口的花生比咱们市面上卖的还便宜。
我们打算囤一点儿货。这老打仗,以后这地里还指不定能不能长出来花生。
所以这花生价格以后可能会涨。我们几个老板一起凑钱,
想让您从海外进一批货。”赵老板觉得艳萍也不是外人,
毕竟帮过自己那么大一个忙。所以也没有藏着掖着,把前因后果都说了出来。
“进口一批花生这事儿应该没有问题,我给我们海外办事的去一封信,
让她采购点儿花生,你看美丽国的花生行吗?这个价格能接受吗?
你要多少呢?”艳萍掂量了掂量,觉得这个事儿能办到。
“我们打听过了,这个美丽国的价格可以接受,
花生的质量也可以接受。我们打算订货三百吨吧。”赵老板道。
“这么多你们吃得下吗?赵老板的业务现在是越做越大呀,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由于定的太多,
艳萍心里也是一怔,这么大的业务还是公司开业以来头一次。
“这回我们联合的粮食店老板多,货物应该没有问题,能吃得下。”赵老板坦诚的说。
“吃得下就好,有什么别的要求吗?”艳萍问道。
“有有有,有要求,交货日期上我们必须得在明年二月十五之前。现在是腊月初二。”赵老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哦?这个日期有什么讲究吗?”艳萍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是这么个日期?但是想到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应该是富裕。
“以前您教过我,那次我们米铺碰到了难关,
您说明年开春儿必有变化。我一直谨记您的教诲,
发现您说的真对,都是明年开春儿肯定有变化。
所以必须在明年开春之前到货。这样的话我们风险,
就可以控制在一个能接受的范围内,大家就都不会赔钱。
这个时间点也是我们很多老板在一起商量的结果。”赵老板道,其实这是粮食铺很多老板
多年经商的生意经,市场的变化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还有别的要补充的吗?”艳萍问赵老板。
“没了,我跟艳老板是老熟人了,别的都不用提,我们相信你艳老板。”赵老板道。
“行吧,那咱们去立个批票。”艳萍站起来和赵老板去立合